区域协作“帮县带村”带出一片“新天地”
自2021年以来,武汉市(洪山区、东湖风景区)结对帮扶建始县。3年来,两地立足实际,深挖协作潜力、拓展协作领域,搭连心桥、做民生事、铺致富路,区域协作成效十分明显。
中国银行800万防贫保项目助力咸阳巩固脱贫成果“守底线”
中国银行发挥自身金融行业优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800余万元,面向“北四县”60余万农村户籍人口实施防返贫保险项目,助力脱贫地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乡村振兴加油筑基。
校地合作 吉林乾安建“农创园”
为全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吉林乾安县与吉林农业大学结对,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文化赋能、技能实训、善治提升五项任务,按照吉林省乡村振兴局要求,坚持农创、科创、商创、文创“四创”融合发展路径,推动产业发展、品牌打造、乡村善治“三升级”,与吉林农业大学共创“吉乡农创园”。
广东佛冈:集中培训“充电” 推进兴村富民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清远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学习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扎实推进佛岗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书写绿色答卷 情暖荆楚山乡
10月,稻田万里金黄,空气中盈满丰收与喜悦的气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定点帮扶村——大悟县新城镇红畈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广场上,3个造型特殊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随着轻风缓缓转动,引起一群游客好奇围观。
360间南网知行书屋全面建成
11月29日,南方电网公司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介绍南网知行书屋项目阶段性成果,并发布南网知行教育帮扶五项提升行动。目前,360间南网知行书屋已全面建成,配置优质图书近125万册,惠及5个省区的57个县(市),直接受益学生人数近36万人。
书写绿色答卷 情暖荆楚山乡 ——国网湖北电力探索央企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国网湖北电力于2021年编制《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助力湖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川通江:镇村联动 合股联营 抱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探索推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牵头成立镇办集体经济平台企业,吸纳镇域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通过“资产入股、合作分红、抱团发展、多方共赢”等路径,联合打造村集体经济增收利益共同体,助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贵州凯里:“订单稻米”助力青曼苗寨乡村振兴
连日来,贵州凯里市各地的水稻迎来丰收,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舟溪镇曼洞村的村干部、村民齐上阵,检验、称重、计量、登记、装车,热火朝天,一番劳作之后,35000斤大米全部装车完毕顺利发车。这批由当地农户种植的生态稻米将被运输到千里外中建二局华中区域各工程项目,由中建二局建设者们来验收这些“订单稻米”。
贵州雷山: 东西部协作共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全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雷山县和广东省顺德区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按照“前店后厂”模式,以实施全域旅游为抓手,以共建“茶麻菇稻”农文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百亿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贵州道真:深化东西部协作 助力打造菌菇产业集群
近年来,遵义市、珠海市聚焦遵义市道真县食用菌产业,强化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不断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附加值,打造西南地区最大菇菌产业集群。目前,全县菌菇产值9亿元,带动全县12000农户增收。
湖北利川:金龙村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金龙村“两委”与恩施州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开启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共同缔造幸福生活”的振兴之路,绘就红色美丽村庄新画卷。
贵州念好“劳务经”打好“稳就业”拳
粤黔两省把劳务输出作为实现贵州农民增收的关键“一招”,不断拓展完善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在广东创新搭建105个省、市、县三级跨省务工农村劳动力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常态化、广覆盖的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格局,拓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渠道。目前,通过劳务协作机制,贵州37.16万名农村劳动力到广东实现就业。
帮扶“小车间”让吉林乾安群众“有班上”
近年来,吉林省乾安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积极普惠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创建工作,为脱贫群众打造了家门口的增收渠道。
定点帮扶砥初心 携手奋进谱新篇
11月14日,中国铁塔湖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云到保靖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中国铁塔湖南省分公司党群部总经理赵巍,中国铁塔湘西自治州分公司总经理俞鹏飞,县委书记杨志慧,县委常委、副县长杨荣海陪同调研。
科技赋能牛产业 京蒙携手促振兴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在京蒙协作框架下,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立足科右中旗“做牛文章”战略定位,积极推动科右中旗肉牛养殖夯实产业基础、提升科技含量、完善体系构建、实现高质量发展,全旗肉牛养殖产业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有效提升。肉牛产业成为科右中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全旗18万农牧民群众人均占有3头牛。科右中旗被评为全国肉牛全产业链典型旗、国家优势特色科尔沁肉牛产业集群创建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旗、中国牛交易大会永久举办地。
广黔十年协作 共绘振兴蓝图
今年是广州市结对帮扶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第十年。十年来,广州·黔南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要求、黔南所需、广州所能”,两地携手、深度合作、同向发力,全面加强协作水平质量,持续深化“广黔协作模式”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协同发展。
京蒙两地一把手会面共商京蒙协作大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京蒙协作,11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率团到北京市对接工作并学习考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参加有关活动。
从农田到餐桌点对点精准服务,双十一德邦快递为赣南脐橙产业发展助力
“咸阳马栏红”映红进博会——中国银行助力咸阳“北四县”农产品亮相进博会
近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在连续服务五届进博会的经验基础上,中国银行继续举全行之力提供金融支持,全面深入参与进博会招展招商、虹桥论坛、国家展、企业商业展、配套活动、现场服务等多方面筹备组织,为进博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涵盖展前、展中、展后的综合金融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中国银行定点帮扶地区陕西咸阳“北四县”农优产品,再次亮相进博会。
安徽临泉:迎仙镇秸秆变肉势头旺 产业兴旺助振兴
湖北茅箭:“三个转化” 助推中小学卫生室校医配备全覆盖
安徽泗县: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河北沧州:以“法治之力”绘制乡村振兴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