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芷江冷水溪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共绘美丽宜居画卷
近年来,湖南省芷江县冷水溪乡冷水溪村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激发群众自治,持续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突出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云南绿春:党建引领搭平台 指尖“老手艺”绣出就业“新工坊”
近年来,云南省绿春县牛孔镇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视为头等大事。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各方力量,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关键突破口,深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潜力,积极探索“党建+非遗”家门口务工车间新模式
党建引领育新农 青马赋能促振兴 ——河北省博野团县委助力农村青年成长纪实
博野团县委以党建引领为舵,以“青马工程”为帆,引领农村青年驶向乡村振兴的广阔蓝海。正如团县委书记乔彬所言:“我们将持续深化‘青马+乡村振兴’模式,让更多青年在乡土实践中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先锋。”
甘肃崇信县:移风易俗树新风 乡村振兴展新颜
近年来,崇信县坚持把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文明乡风的有力抓手,坚持宣传造势、典型示范、教育引导相结合,着力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根植于广大崇信人民的心中,为崇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赋能增效、增色添彩。
湖南芷江:碧涌镇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广西天等县:“三送”措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段时间以来,广西崇左市天等县通过送政策信息、送就业岗位、送暖心服务等“三送”措施,为辖区城乡劳动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帮扶,千方百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贵州万山:“排队抓尾”夯实基层基础
贵州省万山区集中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积极整顿后进党组织、培育先进党组织,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
云南建水: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 实现“两个动态清零”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聚焦群众顾家与赚钱“两难”问题,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就业、稳定增收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大力培育和扶持务工帮扶车间,通过精准掌握就业需求
海南昌江:引大学生返乡 强基层振兴力量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设置“村务专员”专岗,聘用高校毕业生回村协助村“两委”干部开展村务工作
福塘“猛佬党” 专解村民“愁心事”
“全靠‘猛佬党’,我们的损失才得到了补偿。”“我们有什么困难,总是找‘猛佬党’帮助解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洛满镇福塘村村民覃世弟口中的“猛佬党”,是洛满镇党委、镇政府专门在福塘村设立的调解工作室,工作室由村党总支书记咸作猛与驻村法律顾问等成员组成,负责调解村里的各类矛盾纠纷。
吉林大安市:创新村医“积分”管理 实现基层医疗服务“三化”转变
吉林省大安市在健康帮扶中充分发挥村医作用,以管理效能再提升、人民群众更受益为目标,采取“量化积分、多干多得、优绩优酬”的管理模式,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精细化、便利化、规范化,不断巩固拓展健康脱贫成果。
提升治理效能 夯实振兴基石
“大伙听我说,骑行两轮车、三轮车一定要佩戴头盔……”“最近连续大雨,山体滑坡的风险大。张叔,我帮你收拾收拾东西,你到女儿家住两天……”这是黄沙镇网格员刘全胜日常工作的一幕,他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四处奔走。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沙镇紧握“枫桥经验”这把金钥匙,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着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探索了一条“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党群互动、便捷有效”的乡村治理路子。
云南墨江县:文明乡风“吹”出乡村“善治”新格局
墨江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治理,县级层面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成立乡村治理专项工作组,强化行业部门和乡村两级协同联动,深化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实践,走出了一条“组织强、产业兴、治理优、乡风好”的乡村善治之路,真正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打好移风易俗组合拳 绘就文明乡风新画卷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着力做好“立、破、守、优”四篇文章,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如何“立”、陈规陋习如何“破”、文明阵地如何“守”、长效管理如何“优”的有效路径,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弘扬良好风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法治”赋能振兴路
乡村治理,法治是保障。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司法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和法律服务资源特点,创新构建“两会一队”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把“两会一队”建成法治力量凝心聚力的大阵地、学法用法的大课堂、依法治理的大本营,使“法治蓝”在全县乡村亮丽明灿,遍地开花,促进了乡村治理工作落地见效。
安徽临泉迎仙镇:有事找书记 事事有回音
“有事找书记”活动的开展,也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村居民对村居工作的满意度。
“议事坪”说事, 为乡村善治注入“源头活水”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镇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老阿姨”龚全珍的家乡,近年来,该县以“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所在地坊楼镇沿背村为中心,启动实施涵盖新枧、甘家、田垅、洋桥、江山等6个村,惠及9300余名村民的“大沿背”片区项目建设。在推动片区内统一共识,充分激发村民参与项目建设上,坊楼镇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光荣传统,成立“大沿
广西田阳:推行党群联兴家园 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区百育镇九合村探索实施“党群联兴家园”工作机制,有力提升乡村治理成效,使之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助推器与加速器。
打造“信用乡村”共建幸福家园
入夏,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蓝天如洗,白云悠悠。环江丰盛家庭农场的30余亩沃柑园里,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园区负责人谭恳托说:“自从被评为5A级信用户后,政府在资金方面给我提供了许多保障,我现在只要安心搞好生产就行了。”
四川旺苍:提升治理水平 走好振兴道路
随着福临村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有了显著提升,激活了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
湖南道县:湘商回归“小工厂” 化解乡村就业“大民生”
湖北宣恩县:“邮快合作”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