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吉林大安市:创新村医“积分”管理 实现基层医疗服务“三化”转变

时间:2024-11-09 18:09:2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21期作者:

吉林省大安市在健康帮扶中充分发挥村医作用,以管理效能再提升、人民群众更受益为目标,采取“量化积分、多干多得、优绩优酬”的管理模式,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精细化、便利化、规范化,不断巩固拓展健康脱贫成果。

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同享村村医为辖区居民测量血压。 (2).jpg

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同享村村医为辖区居民测量血压。

一是坚持试点先行,推动医疗服务精细化。大安市把健康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抓手,探索开展村医“积分制”管理。2021年,选取业务水平高、整体工作完成好的2个乡镇卫生院作为试点,对所辖的20名村医试行积分管理,确定了农村群众健康档案、预防接种、慢病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等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分指标,以“积分制”推动基层服务更细致、工作量化更科学、收入分配更合理,有效提升村医工作积极性。2022年,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村医积分管理相关指标。目前,大安市223个行政村已实现积分管理体系全覆盖。

二是用好积分导向,推动医疗服务便利化。把服务好农村群众作为健康帮扶落脚点,在抓好脱贫群众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的同时,聚焦老年人、儿童、精神类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抓帮扶、强服务,确定了14个方面59个服务项目,并赋予较大分值。同时,采取“上门送医有积分、群众满意有加分”的激励措施,引导村医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是抓实绩效评价,推动医疗服务规范化。建立健全“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有区别、干好干坏差距大”的绩效评价机制,使村医积分成为加强村医服务管理的有效抓手。依托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平台,严格审核流程;各基层医疗机构成立评价小组,对村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通过查阅资料、数据提取、信息核查等方式,将村医获得积分与薪资报酬直接挂钩,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绩优酬”,激发村医爱岗敬业、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热情,有效提升了村级卫生服务水平。2023年,全市发放村医报酬652.2万元,其中绩效奖金385万元,占比达59%,村民医疗服务满意度达到10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治理    

吉林大安市:创新村医“积分”管理 实现基层医疗服务“三化”转变

时间:2024-11-09 18:09:2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21期

作者:

吉林省大安市在健康帮扶中充分发挥村医作用,以管理效能再提升、人民群众更受益为目标,采取“量化积分、多干多得、优绩优酬”的管理模式,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精细化、便利化、规范化,不断巩固拓展健康脱贫成果。

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同享村村医为辖区居民测量血压。 (2).jpg

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镇同享村村医为辖区居民测量血压。

一是坚持试点先行,推动医疗服务精细化。大安市把健康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抓手,探索开展村医“积分制”管理。2021年,选取业务水平高、整体工作完成好的2个乡镇卫生院作为试点,对所辖的20名村医试行积分管理,确定了农村群众健康档案、预防接种、慢病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等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分指标,以“积分制”推动基层服务更细致、工作量化更科学、收入分配更合理,有效提升村医工作积极性。2022年,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村医积分管理相关指标。目前,大安市223个行政村已实现积分管理体系全覆盖。

二是用好积分导向,推动医疗服务便利化。把服务好农村群众作为健康帮扶落脚点,在抓好脱贫群众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的同时,聚焦老年人、儿童、精神类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抓帮扶、强服务,确定了14个方面59个服务项目,并赋予较大分值。同时,采取“上门送医有积分、群众满意有加分”的激励措施,引导村医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是抓实绩效评价,推动医疗服务规范化。建立健全“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有区别、干好干坏差距大”的绩效评价机制,使村医积分成为加强村医服务管理的有效抓手。依托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平台,严格审核流程;各基层医疗机构成立评价小组,对村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通过查阅资料、数据提取、信息核查等方式,将村医获得积分与薪资报酬直接挂钩,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绩优酬”,激发村医爱岗敬业、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热情,有效提升了村级卫生服务水平。2023年,全市发放村医报酬652.2万元,其中绩效奖金385万元,占比达59%,村民医疗服务满意度达到10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