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田间就业车间”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波洲样本”
波洲镇全镇已建成32个特色田间车间,形成“半小时就业圈”,带动800余名群众实现“务农+务工”双收入。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同比增长8%,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突破20万元。
中医扎根内蒙 仁心守护健康
我坚定了自己援蒙的信念,也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价值。
“遇上雅江”消费帮扶品牌发布 破解农产品“出山入城”难题
5月30日,随着四架无人机的升空,“遇上雅江”消费帮扶品牌正式推向市场。杭州援派雅江挂职干部“数字人”形象的产品发布更为这场活动增添了科技色彩;随着杭州与雅江两地消费帮扶企业的推介,机器狗驮着一款款上城与雅江协作的产品亮相,将数字与消费帮扶做了深入联动。
吉林辉南:打好“党建+”组合拳 激活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近年来,吉林省辉南县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核心,积极探索创新,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建+”组合拳,推动基层党建与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广西忻城县:从“云上办”到“格中解”的智慧防返贫路径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代诗人翁卷笔下的江南初夏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农忙时节的真实写照,忻城县以“线上网络化 +线下网格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为径,以产业发展为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
陕西紫阳:千年茶乡茶更香
近年来,紫阳县通过强化基地建设、开拓消费市场、鼓励创意创新等举措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使老产业迸发新活力,“土特产”变身“潮商品”,茶叶年综合产值超过70亿元,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73个,培育优质富硒茶产业基地12.2万亩。
湖南警察学院:湘粤联动谋发展 党建赋能促振兴
5月12至14日,湖南警察学院驻新田县新隆镇山田湾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组织镇、村干部,奔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花都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为山田湾村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活力。 在广州市寓见星光(大学城店)民宿改造项目现场,负责人阿德与镇村干部热情交流。阿德此前曾亲自考察过山田湾民宿产业项目,此次更是结合实地考察经验,围绕山田湾产业园的规划布局、特色打造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为产业园下一步提质改造指明方向。随后,大家来到广州市宝达乡村振兴综合展示中心,负责人许总结合新田农特产品
湖南联通赋能江背镇:数字乡村驱动基层治理新变革
展望未来,湖南联通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深化数字应用,以“数智化”赋能乡村发展,助力更多乡村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联通力量。
广西河口瑶族乡:强化产业延链补链,激活老树茶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广西资源县河口瑶族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上结合本地实际,以“摸清家底、精准引商、提质创牌”三步棋破局,大力推进该乡老树茶的生产加工,走出一条老树茶延链补链产业兴旺之路。
海南五指山:构建“三位一体”激励体系,激活驻村干部“雁阵效应”
近年来,海南五指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驻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构建发展空间、报酬保障、关爱激励“三位一体”激励体系,有效激活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杜庄乡:让产业撑起群众“钱袋子”
2024年,包括区级投放的产业项目,杜庄乡共实施了总投资约6.5亿元的产业项目10个,为农村群众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研联动赋能“酶”力革命 保靖县打造新质生产力农业试验田
新质生产力(保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已推动低空经济、菌类林下经济等多个新产业项目落地。此次生物酶试验标志着保靖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为2025年农业产值突破50亿元提供核心动能。
湖北通城:“税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国家税务总局通城县税务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扎根松港村,强基础、兴产业、树新风,税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云南镇雄:雨河镇小小议事会 凝聚大民心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雨河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将村民发展议事委员会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秉承“议事于民、议事为民”的理念,在全镇建立37个村民议事委员会,由能人志士、红白喜事管事、离退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人员组成
兴安盟: 用群众主动性 持续提升好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把人居环境整治融入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旗县市因地制宜推动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又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农牧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他们的发展内生动力。
产业兴带动村民富 ——陕西石泉两河镇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近年来,两河镇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持之以恒、紧抓不放,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激励措施,各村(社区)“比学赶超”竞相发展,全镇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突破50万元以上村2个、20万元以上村4个。
青山叠翠织锦绣 生态沃土生金银——湖北十堰郧阳区生态农业振兴的绿色解码
茶农们正抢抓农时采摘春茶,竹篓里的新芽泛着清香;谭家湾镇的葡萄架下,有机肥滋养的土壤黝黑松软,孕育着即将成熟的“金果果”。曾经饱受石漠化困扰的贫瘠之地,如今正以“生态+”模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河北徐水:党建引领拓富路 大棚樱桃分外红
乡村两级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鼓励乡民立足生态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全乡山场广阔,采摘园、生态园、果品基地还有十几处。三季有果、四季有景,是休闲游、居家游的好地方。
云南永平:“六大体系”高效办成“黄焖鸡产加销一件事”
云南省永平县运用“高效办成一件事”思维,全面推进黄焖鸡生产、加工、销售等“六大体系”,让“中华(黄焖鸡)美食之乡”的品牌成色更足、效益更高。3月20日,来自永平县黄焖鸡产业发展专班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全县黄焖鸡销量约7万市斤,销售额329.1万元,同比增长15%。
内蒙古敖汉旗: 29.57亿元帮扶资产实现“云上监管”
该旗自主开发了“敖汉旗帮扶资产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创新实施“大数据+帮扶资产”的“云上监管”模式,通过线上对敖汉旗帮扶资产的全程跟踪和管理,实现帮扶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提升了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