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作坊”到“世界工厂”:江西南康家具近3000亿集群的升级密码
近两年来,赣州南康区以家具产业为核心,深度参与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通过数字化转型、市场拓展、质量升级、开放平台建设等多维度发力,取得显著成效
江西乐安:推进“三产”融合 夯实“和美”之基
近年来,乐安县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在升级农产品生产端、加工端和销售端下功夫,蹚出一条具有乐安特色的“三产”融合助推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创新“田间就业车间”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波洲样本”
波洲镇全镇已建成32个特色田间车间,形成“半小时就业圈”,带动800余名群众实现“务农+务工”双收入。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同比增长8%,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突破20万元。
政研联动赋能“酶”力革命 保靖县打造新质生产力农业试验田
新质生产力(保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已推动低空经济、菌类林下经济等多个新产业项目落地。此次生物酶试验标志着保靖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为2025年农业产值突破50亿元提供核心动能。
兴安盟: 用群众主动性 持续提升好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把人居环境整治融入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旗县市因地制宜推动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又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农牧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他们的发展内生动力。
青山叠翠织锦绣 生态沃土生金银——湖北十堰郧阳区生态农业振兴的绿色解码
茶农们正抢抓农时采摘春茶,竹篓里的新芽泛着清香;谭家湾镇的葡萄架下,有机肥滋养的土壤黝黑松软,孕育着即将成熟的“金果果”。曾经饱受石漠化困扰的贫瘠之地,如今正以“生态+”模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内蒙古敖汉旗: 29.57亿元帮扶资产实现“云上监管”
该旗自主开发了“敖汉旗帮扶资产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创新实施“大数据+帮扶资产”的“云上监管”模式,通过线上对敖汉旗帮扶资产的全程跟踪和管理,实现帮扶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提升了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2025年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十项重点工作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文明乡风建设,作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等部署。
湖南道县:湘商回归“小工厂” 化解乡村就业“大民生”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通过招商引资、就业帮扶、技能培训、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持续优化扶持政策,积极鼓励湘商回归,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零距离”打造群众家门口就业“幸福生产线”。
湖北宣恩县:“邮快合作”富乡亲
近年来,宣恩县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平台与寄递物流深度融合,通过‘农货出山’模块,将数字平台‘天网’与农村寄递物流‘地网’对接,把农户、物流、电商联通起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深耕黑土地——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如今,普阳农场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里,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吉林集安市:“三级积分”无死角治理
近年来,集安市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创新实施县、乡、村“三级积分”,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云南祥云:“小蚕桑”促进乡村“大振兴”
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松梅村采取“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把蚕桑作为“一村一品”重点产业加以培植,走出了一条蚕桑产业发展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丝路”。
云南永平:“一河七脉”绿了县城美了生活
秋冬交替,云南省永平县城树木葱茏,流水逶迤,金菊绽放,丹桂飘香。从县城制高点俯瞰,博南山、银江河、市政道路与园林绿地相依相偎。漫步银江河畔,水波粼粼,罗汉松、银杏、榕树、樟树、柳树、蓝花楹、三角梅枝繁叶茂,连绵不断,遮出一条条绿色通道。
海南昌江:改造农村水厂 确保群众安全放心用水
今年以来,昌江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需求,以提高乡镇供水保障水平为抓手,对七叉镇七叉供水厂、十月田供水厂等进行改造,不断提升农村供水用水安全水平,确保群众安全放心用水。
孝昌县:“以路为媒”统筹城乡发展
“二月梅花三月茶,公路连通富万家”。一条条宽敞的马路边,尽是秀美的山林、梅海、茶园、稻田,点缀着干净整洁的村庄,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以路为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又推动了农民增收,同时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公路成为“振兴路”,102个村湾实现美丽蝶变,绿水青山与袅袅炊烟共同绘就乡村建设新图景。
曹家畈村:多维合力共筑幸福家园
“昔日小穷湾,如今不一般。家家住别墅,处处像花园。山清水又秀,富足又安然,老幼都快乐,幸福比蜜甜。”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曹家畈村村民阮祥厚编的顺口溜,生动描绘了村里生活的美好图景,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明永镇:创造扎扎实实的幸福生活
整齐划一的白色砖瓦房一字排开,门前绿树成荫、瓜菜成畦,室内窗明几净,院外圈舍成排……漫步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处处可见这种“茅檐常少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农村富足生活景象。明永镇党委书记张洪云表示:“扎实做好村庄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整治人居环境,乡村建设就会稳步向前,乡村振兴就会稳步推进。”
新质生产力为海南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依托国家南繁科研育种(海南)基地(以下称南繁基地),海南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向海图强”耕海牧渔挖潜“蓝色粮仓”,同时在有限的土地上让农业新品种结出幸福“金果实”。
江西乐安:“小贴纸”打开乡村治理新“视”界
湖南花垣石栏镇:法治赋能乡镇发展,人大代表守护“三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