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深处的58年坚守:老党员杜德英的“党心”坐标
杜德英,这位深山里的老党员,就像一盏不灭的灯火,用最朴实的行动,稳稳照亮了“听党话、跟党走、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却以日复一日的忠诚与奉献,在青山绿水间树起了一座永恒的“党心”坐标,无声诠释着信仰的力量与“不忘初心”的真谛
阙华锋:扎根基层践初心 党课飞入百姓家
以“党校姓党”的政治自觉和“驻村助村”的使命担当,将八项规定精神的“大主题”转化为基层党员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浸润京郊大地。
罗云纪与苗达木:六千双手托起的保靖苗药春天
凝结五代苗医智慧——通过贴敷、喷洒等外部疗法,药效由表及里直抵痛处,无需内服即可缓解各类骨肌顽疾。
李忠克:回望驻村的日夜耕耘与深情相守
“一载驻村行,一生驻村情”,当我写下这句话时,两年前初到云南省屏边县湾塘乡营盘村的场景,如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彭小燕:三代茶人匠心坚守“三道和”
她的足迹,深深印刻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间。带动周边300茶农种茶致富,为65家新建小茶厂倾囊相授加工技艺,更策划指导30户商户成功创业开店——彭小燕以实干精神扎根乡土,用敬业奉献书写了一名当代茶人的责任与担当
张明见:点“叶”成金铸军魂
“以茶为媒,绿了青山,红了党旗,富了百姓”的共富长卷。正如苗家古歌所唱:“一片茶叶九十九道弯,弯弯都是通天路”——张明见的茶之梦,正带着他的湘西,走向更辽阔的山海。
罗天兵:办好群众身边事 扎根基层助振兴
在驻村的日子里,我们时刻思索着如何以最真挚的心、最切实的行动,去服务这片热土。通过几次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
潘鸿都:匠心传承壮族霜降风华
家在天等县向都镇中和社区的潘鸿都,热爱传统文化,致力于传承和保护世界非遗项目——壮族霜降节,精熟掌握其传承的壮族霜降节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在壮族霜降节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黄良安:在实验室与大瑶山之间架起桥梁的瑶医药“传承者”
宏瑶大健康瑶药产业园的实验室里,一位科技工作者正专注地观察着层析柱中缓缓流动的提取液,他就是来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广西宏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黄良安,一位在实验室与大瑶山之间架起桥梁的瑶医药“传承者”。
何立家:骤焦产业发展 履行责任担当
最重要的是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抓住产业兴旺这个重中之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为村民出实招、办实事。
云南会泽县脚泥村:以“党建+网格”模式走出基层善治之路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指导下,脚泥村党总支创新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通过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乡村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
兄弟茶人记:一杯茶的产业链革命与乡村使命
在湖南省保靖黄金茶核心茶叶黄金村尚仁组,一座占地700平方米的茶厂悄然矗立。这里是荣升茶业的起点,从最初的小作坊到如今年产量超3万斤的龙头企业,十余年光阴里,这家茶企用一杯茶的醇厚滋味,书写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的融合故事。
廖春霞:抗癌女村医23载深山“种”健康
她,生于医学世家,五代人薪火相传,扎根乡村行医;她,在大山深处坚守23载,以爱为笔,责任作墨,勾勒村民健康图景;她,与病魔顽强搏斗,即便身患癌症,那颗为民服务的炽热之心从未冷却。她就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七团村女村医廖春霞。
郑奎:茶香引路 代表领富
郑奎的合作社拥有社员103户,管理标准化茶园2000亩,建成了800亩优质白茶基地、210亩高标准黄金芽示范园,辐射带动了本村及周边近万亩茶园。
全国人大代表林正佳:在推动“内外行走”中向全球展示漆艺魅力
这些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沈绍安漆艺博物馆创办人林正佳一直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外行走”,其中,漆画是他重点关注的领域。
周善红代表:突出党建引领 让基层治理更温暖
民企生产制造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一直关心着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人口收入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创办了“爱心茶园”“花椒农业专业合作社”“现代生态农业”等富民产业项目,在公益慈善事业上累计支出超4000万元。
刘朋:从青皮地摊到云端产业链的破壁之路
从地摊少年到产业先锋,刘朋用一颗核桃盘活了千年文化,更盘出了乡村振兴的“青年答案”。这,或许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对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刘廷辉:科技“点金手”托起博野县中药材致富梦
几年来,这位农大教授的足迹遍布博野田间,用科技为博野县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让“苦药材”变成“甜产业”。
吴海:科技种茶种出黄金叶吴海
2017年底,吴海带着茶叶销售的经验、市场信息和资金回到家乡,在寺背村流转近百亩荒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开始种植安吉白茶、龙井长叶等高端茶叶。
无限风光在高峰 ——湖北省通城县高峰村老党员吴兵造林护水记
吴兵妻子介绍,仅这两年发展林下经济,每年向村民发放的劳务工资就达20万余元,带动20户脱贫户就业,80余人增加收入每次发工资时,堂屋挤满人,排成长队。
韩成海:用为民之情 谱写奉献之歌
肖思思:百名孩子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