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辉:科技“点金手”托起博野县中药材致富梦
春日的河北省博野县博野镇杜各庄村柴胡地里,河北农业大学刘廷辉博士蹲下身,向正在种植柴胡的农户讲解根腐病防治要点。几年来,这位农大教授的足迹遍布博野田间,用科技为博野县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让“苦药材”变成“甜产业”。
科技破题 从“靠天吃饭”到“精准防控”
“以前柴胡得了根腐病,一死就是一大片,现在刘教授教我们用轮作和生物防治,损失少了七成!”杜各庄村种植户房淑娅捧起一把新采的柴胡,根须饱满、药香扑鼻。她家20亩柴胡田,亩产从十年前的25公斤跃升至60公斤,年收入突破5万元。
刘廷辉博士在为博野县中药材种植大户培训授课。
1978年出生的刘廷辉博士,是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一名教授,主要从事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生态种植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从2016年起,在繁忙的教学研究之余,刘廷辉和他的团队和博野县农业农村部门紧密合作,几乎每月都要到博野县开展科教支农工作。针对柴胡、知母等中药材常见病虫害研发绿色防控技术,建立起“预防-监测-治理”全链条体系。在博野镇创然农业科技公司的千亩药材基地里,土壤传感器实时回传数据,生物诱捕器替代化学农药,药材合格率从75%提升至98%。目前,该技术已推广至全县3.4万亩中药材田,带动47个村签订种植订单4300多份,户均年增收8000元。
创新模式 “六个百分百”托起产业金标准
“种子、肥料、技术全由合作社包办,咱只管把地种好!”在博野县翠伟柴胡知母合作社的中药材初加工车间,负责人刘林展示着“六个百分之百”(生产资料统购统供100%、良种覆盖100%、病虫害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无公害技术普及100%、产后初加工100%)标准——从统防统治到无公害技术普及,每批药材都能溯源至种植户。为为帮助农户减轻市场风险的冲击,刘廷辉帮助当地药农,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博野柴胡以“安全、稳定、有效”的品质打入日本市场,订单面积超1万亩,年产值达7.6亿元。
刘廷辉团队还创新推广“粮药轮作”模式。“一季药材一季粮,亩收益翻了一倍多,土地全年无闲时!”南小王镇药材种植户杨小涛算起增收账,笑容满面。目前,全县“粮食+中药材”轮作面积达5000多亩,土地利用率提升20%。
人才培育 田间课堂开出“致富方”
今年2月份,在博野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刘廷辉手持病叶标本,为70名学员演示病虫害识别技巧。几年下来,他的团队累计开展田间指导超200场,培训农户8000余人次,手把手带出50余名乡土技术员。城东镇一药材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张大爷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要点:“去年按刘教授的法子防虫,少打3遍农药,省了成本还增产!”
刘廷辉博士和他的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博野药农种植药材。
如今,在刘廷辉的示范引领下,博野县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创新驿站3个、“博士农场”5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6个,吸引6个青年电商团队孵化“博水之野”等农产品区域品牌。如今,已经是河北省中药材学会植物保护专委会秘书长的刘廷辉表示,“下一步将推广智能农机与5G溯源系统,让博野更多药农搭上科技快车。”
刘廷辉:科技“点金手”托起博野县中药材致富梦
时间:2025-03-19 21:06:3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文/图 张子晔
春日的河北省博野县博野镇杜各庄村柴胡地里,河北农业大学刘廷辉博士蹲下身,向正在种植柴胡的农户讲解根腐病防治要点。几年来,这位农大教授的足迹遍布博野田间,用科技为博野县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让“苦药材”变成“甜产业”。
科技破题 从“靠天吃饭”到“精准防控”
“以前柴胡得了根腐病,一死就是一大片,现在刘教授教我们用轮作和生物防治,损失少了七成!”杜各庄村种植户房淑娅捧起一把新采的柴胡,根须饱满、药香扑鼻。她家20亩柴胡田,亩产从十年前的25公斤跃升至60公斤,年收入突破5万元。
刘廷辉博士在为博野县中药材种植大户培训授课。
1978年出生的刘廷辉博士,是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一名教授,主要从事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生态种植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从2016年起,在繁忙的教学研究之余,刘廷辉和他的团队和博野县农业农村部门紧密合作,几乎每月都要到博野县开展科教支农工作。针对柴胡、知母等中药材常见病虫害研发绿色防控技术,建立起“预防-监测-治理”全链条体系。在博野镇创然农业科技公司的千亩药材基地里,土壤传感器实时回传数据,生物诱捕器替代化学农药,药材合格率从75%提升至98%。目前,该技术已推广至全县3.4万亩中药材田,带动47个村签订种植订单4300多份,户均年增收8000元。
创新模式 “六个百分百”托起产业金标准
“种子、肥料、技术全由合作社包办,咱只管把地种好!”在博野县翠伟柴胡知母合作社的中药材初加工车间,负责人刘林展示着“六个百分之百”(生产资料统购统供100%、良种覆盖100%、病虫害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无公害技术普及100%、产后初加工100%)标准——从统防统治到无公害技术普及,每批药材都能溯源至种植户。为为帮助农户减轻市场风险的冲击,刘廷辉帮助当地药农,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博野柴胡以“安全、稳定、有效”的品质打入日本市场,订单面积超1万亩,年产值达7.6亿元。
刘廷辉团队还创新推广“粮药轮作”模式。“一季药材一季粮,亩收益翻了一倍多,土地全年无闲时!”南小王镇药材种植户杨小涛算起增收账,笑容满面。目前,全县“粮食+中药材”轮作面积达5000多亩,土地利用率提升20%。
人才培育 田间课堂开出“致富方”
今年2月份,在博野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刘廷辉手持病叶标本,为70名学员演示病虫害识别技巧。几年下来,他的团队累计开展田间指导超200场,培训农户8000余人次,手把手带出50余名乡土技术员。城东镇一药材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张大爷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要点:“去年按刘教授的法子防虫,少打3遍农药,省了成本还增产!”
刘廷辉博士和他的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博野药农种植药材。
如今,在刘廷辉的示范引领下,博野县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创新驿站3个、“博士农场”5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6个,吸引6个青年电商团队孵化“博水之野”等农产品区域品牌。如今,已经是河北省中药材学会植物保护专委会秘书长的刘廷辉表示,“下一步将推广智能农机与5G溯源系统,让博野更多药农搭上科技快车。”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