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索!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强村公司”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近年来,河南郑州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发展的“红色引擎”作用,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因地制宜、因势发力,探索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强村公司”,通过整合闲散土地资源,实现抱团发展;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提升“双绑”水平,建立新型农村利益联结机制,把“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以大河淌带动小河满,有效促进村强民富。
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奋力建设乡村振兴新典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战略部署,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深邃思考。今年以来,贵州省毕节市乡村振兴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的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毕节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
河北赞皇县:巧念“山字经”
初冬时节,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西阳泽镇吕庄村农民刘发喜在自家枣园里修剪酸枣树枝,“刚卖了200多斤酸枣,价格是青枣的几倍。”当年通过酸枣嫁接大枣脱贫致富,他成为县里的“种枣状元”,如今却把枣树改接为酸枣,这是为什么呢?
助力乡村振兴:华容县东山镇林长办于华容道村举办首届皱皮柑推销会
林长制是一种以“林长”为主导,通过实行“一长两员”(即林长、护林员和监督员)制度,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工作机制。华容县东山镇以此为指导,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橘皮柑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余亩,主要分布在华容道村、关山村和仙鹅寺村。这不仅让当地百姓深切体会到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还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用好配套资金 造福当地百姓
11月29日,沅陵县借母溪乡管山村村级公路滚水坝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鞭炮声在峡谷里阵阵响起,期盼已久的老百姓顿时欢腾了。
衡阳珠晖区:“党建引领·村网共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电能
供电所同志服务态度好,随叫随到,为你们点赞。”在衡阳市珠晖区新龙村村部的电力便民服务点,村民吴含娥在意见本上写下了以上留言。这是国网珠晖供电支公司与村委开展“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如何打好乡村振兴“人才牌”?
当前,河南、山东等多地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着力厚植人才沃土,培养人才队伍,将人才资源嵌入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两部门:加大对农村和脱贫地区托育服务的支持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为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聚焦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增强群众“托得好”信心。
十里芳菲张蓓:一场千年“大钓源”的文艺复兴梦
十里芳菲·钓源古村所在地——江西吉安,古称庐陵,南宋至民国初年的鼎盛时期,一度与当时的临安(今杭州)、维扬(今扬州)并驾齐驱,成为全国三大文化名城之一,涌现出了一大批忠节济世之才,也创造出了辉煌灿烂且独具地域特色的庐陵文化。
打好文旅康养牌 走好融合发展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新时代,走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不仅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湖南茶陵:“三社合一”融合发展 助力助推乡村振兴
安徽广德:一城画色千年韵 山水生金话振兴
陕西泾阳“四招组合拳” 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