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春蔬富山乡 ——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助力湖北建始乡村产业发展
自2012年定点帮扶建始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与人才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教授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构建起了“六个一”产业帮扶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夏锡璠:做强富硒产业,让“世界硒都”成为农业强州
通过不懈努力,恩施州的富硒农业基地规模已经扩大到700万亩,综合产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00亿元,富硒产业已成为全州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万千群众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三明医改:始终与人民健康同向而行
目前,三明市医务人员阳光收入大幅增加,工资总量从2012年改革前的3.82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0.94亿元,增长了4.5倍。2024年,全市人均年度医疗总费用2469.83元,人均个人支付医疗总费用972.37元,人均年度药品耗材总费用905.33元。
匠心工艺“酿”出品质好醋 ——走进山西苦甜井醋业有限公司
今年准备投资1000万元上马二期工程,目前正在积极协调筹备中,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生产成品醋5000吨,年可消化当地红高粱近1000吨,带动周边100多农民就业增收。
实录|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
今天我们请来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先生,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先生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解读这个文件,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强农固本,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今年是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必须慎终如始扛稳责任,周密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确保平稳有序过渡。
我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目前,脱贫家庭和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稳步推进,
安徽砀山: 产业园带农增收显成效
在推动瓜菜产业兴旺的过程中,程庄镇在探索“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园区务工+技术帮扶”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共同发展的同时,还通过综合运用多项优惠政策,从山东等地引进农业企业,实施分拣与储存中心项目,发展预制菜产业,构建系统化、规模化冷链物流产业链条
各地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眼下正是冬春农田建设关键时期,各地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海南陵水:打造全生命周期招商服务体系,构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生态圈
该县成立了数据产业等工作专班,与“链主”企业共同搭建陵水数字文化产业云、国际数字内容产业平台、短剧出海基地等平台,旨在推动实现产业链招商。
从“一个果”到“一条链”、海南农产品稳步走向“精深”路
如今在海南,越来越多企业坚持科技赋能、挖潜增效,与省内外产业链上下游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协同创新,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长“产”的链条,正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增值文章。
海南开展“百社联百村·携手共富”行动 探索乡村振兴多元化路径
海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社联百村·携手共富”行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采用“一社一村”“一社多村”“多社一村”等多种方式与乡村灵活结对,从健全保障制度、加强信息互通等方面着手,坚持多元化路径探索,发挥社会组织牵头赋能乡村振兴的影响力、号召力,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动、功能互补
海南文昌:抓住产业“鸡”遇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文昌依托传味、潭牛、龙泉等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劳务品牌+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发展模式,在17个镇688个村,带动4600多户、1.56万人养殖文昌鸡,户均增收10万元,让“小特产”焕发出振兴乡村的新活力。
澄迈上线农业产业招商地图 为乡村产业振兴“精准导航”
通过招商地图,投资者可以快速了解澄迈政策、农业概况、发展思路和区位优势等信息,同时还精准到各农业用地属性、位置、面积、投资门槛、供地、联系人及电话等信息
万宁重点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斑兰、咖啡等作物高效栽培长势喜人
近年来,万宁着力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分布,重点建设了一批符合产业化发展规划且具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科技示范基地,聚焦关键技术推广、优良品种选育等方面,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
徒步运动+助农新方式
本次徒步路线全长7.13公里,串联了靛山村美丽自然风景、原生态农业、特色精品民宿等产业,沿途设置多个补给站、打卡点及趣味“寻宝”环节,在徒步中尽情感受乡村的生态之美及民俗风情,一条路线实现休闲运动、自然观光、刺激竞赛等多重体验。
“咸阳马栏红”苹果咸阳茯茶闪耀农交会
近年来,咸阳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积极面向市场,加快发展以苹果为重点的乡村特色现代产业,“咸阳马栏红”苹果已经成为全国果品流通领域一张靓丽的名片。希望咸阳借力各类博览会、交易会平台,深化产销对接,做大做强品牌,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三亚一黎族山村的蝶变密码
如今,博后村民宿产业已走过第10个年头,这也是博后村发展中浓墨重彩的十年。“2023年博后村村民人均收入达30600元,较2012年增长了5倍。
海南万宁:东星斑带来致富新道路
近年来,在村集体资金的支持下,排溪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路网、水网、电网、光网、燃气管网等民生工程已通达全村;300多盏太阳能路灯覆盖全村道路,马路两侧全部亮化
海南五指山毛纳村:黎锦成时尚 乡村成秀场
村秀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这一刻,衣香鬓影,星光熠熠,靓丽时尚与传统本土元素完成了一次跨时空对话,来自四面八方的嘉宾游客与当地村民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云南祥云:引“药”进林促振兴
湖南凤凰:积极备战春茶采收,推动茶产业链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