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北宣恩县:“邮快合作”富乡亲

时间:2025-02-14 16:16:5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4期作者:宋 赟

“来了来了!”每天早上7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邮政分公司的墨绿色邮政车都会准时来到李家河镇板栗园村,将这里的山货发往全国各地,助力板栗园村续写“电商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传奇。近年来,宣恩县大胆探索“邮快合作”,推动邮政与快递企业的协调合作,打造农村寄递物流直配到村的“宣恩模式”,助力深山“土疙瘩”成为山外抢手货。 

“出乡慢递”到“宣恩模式”

宣恩县是武陵山区农业大县,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86.8万亩,逐渐形成“南果北茶高山药”的种植格局。该县出产的“伍家台贡茶”“贡水白柚”“宣恩火腿”“木龙寨贡米”等农产品品质优良、口碑俱佳。但是,由于山路曲折、寄递物流不畅,一些当地特产销往山外时,常常会出现快递变成“慢递”现象,一些生鲜快递甚至成了“烂递”。“得了差评还被退货”让当地一些企业负责人和电商从业人员十分恼火。

微信截图_20250214161842.png

在宣恩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快件。

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宣恩县抢抓全省农村寄递物流助推农产品上行试点县的机遇,创新思路构建起“政府主导、邮政牵头、邮快合作、直配到村”的“宣恩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邮政“国家队”作用,探索形成由宣恩县邮政分公司牵头组建寄递物流协会,中通、顺丰、京东等8家民营快递企业同为会员单位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这一物流体系以协会为载体,组织会员单位进行“邮快合作”:2022年10月起,全县所有进村快递先统一到县,由邮政统一分拣、配送至9个乡镇145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各家快递企业在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收寄的快递,由邮政配送车辆统一运回县。这实际上是统一了各快递企业的运输车辆,解决了用车需求量大、线路多、量小的问题,提升了快递车辆的运输效率,成本共摊、资源共享,快递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有效化解了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出山“最初一公里”的寄递物流难题。

——在宣恩县椒园镇建设3600平方米县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作为邮政统一分拣、配送平台。中心集快递分拣、物流调配、冷链仓储、电商运营、信息交换等功能于一体,日均处理进村快件1.3万件以上,是目前恩施州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数智化程度最高的县级中心,可实现“面单信息混扫混派统一、处理场地及流水线集中统一、到村快件派车统一”处理,有效减少了分拣设备、分拣场地,同时化解了企业间信息不通的壁垒。

——邮政公司将县乡村“三级组网”调整优化为县村“两级组网”:按照“就近投递、顺路组网”原则,撤销原县乡干线邮路和农村投递段道,优化开通10条乡镇寄递物流专线,实现所有快递邮件直投到村,同时把各村“邮快合作”外寄件“顺路”运回县物流共配中心。解决了过去县乡村“三级组网”节点层级多、运转时间长、投递班次少、成本费用高等问题。 

年销百万斤折耳根的奇迹

“那些山坡田坎上看着不起眼的折耳根,2024年我卖出了100万斤。”宣恩县电商达人周振元说,“邮快合作”让他演绎了点“土”成金的传奇。

周振元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工作,看到电商如火如荼发展,想到家乡的土特产“长在深闺无人识”,他就辞职回乡,在板栗园村开起淘宝店,主营折耳根、野葱、洋荷、百合、芋头等山货,2024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带动100余人就业,并辐射带动本县周边村民种植1000余亩特色农产品。现在,他的淘宝店每天有2000余件农特产品通过“邮快合作”各会员单位走出深山。

“过去我最头疼的就是物流问题,寄快递要凑满一整车才能送到邻近的来凤县发货,时间久、成本高,客户不满意。”周振元感叹地说,“现在坐在家里发快递,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自由选择快递企业,物流满意度大大提高,回头客增多,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

“邮快合作”后,山货出山加速,为电商户的经营注入新动能。

“今年,我们计划育种5000余亩,销往河南、陕西等地。”湖北鄂西良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廖俊华说。2022年,湖北鄂西良田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宣恩县高罗镇麻阳寨村,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大棚,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育种中心、100余个设施大棚、1个电商孵化中心,大力发展羊肚菌全产业链,包括育种、科研、培训等,2023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到2116万元。

为何选择麻阳寨村?廖俊华说:“我们最看重的有两点,一是地形平坦开阔,二是物流方便,能通过‘邮快合作’及时将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和湖北鄂西良田科技有限公司一样选择麻阳寨村的,还有花旗餐饮、西兰文化旅游、九丰茶叶等5家重点企业,并带动村办预制菜加工车间1个。2024年,麻阳寨村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

一子落而满盘活。随着寄递物流不断发展,麻阳寨村从产业空壳村,变成了有粮油加工、农副产品销售、休闲旅游等多业态齐头并进的富裕村,同时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2万余人增收,成为恩施州快递进村、农货出山的样板。

随着“邮快合作”的深入,宣恩县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全县特色产业发展脚步进一步加快。2024年,全县茶叶总产值达12.37亿元,较2023年上涨2.1个百分点,水果总产值达4.42亿元,较2023年上涨了9.65个百分点。 

“保姆式服务”助力“云翅膀”

“快过年啦,现在上架的是老乡自己炕(烤)的腊肉,一会儿还会上架糍粑、豆皮、富硒茶叶……”年关将至,万寨乡向家村党支部书记覃浩的助农直播间又热闹了起来。

自2023年12月8日开始助农直播以来,覃浩已为当地村民无偿带货销售农产品1000万元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助农达人。覃浩感叹地说:“邮政公司按时上门取件的‘保姆式服务’,让运输环节提速、寄递成本降低,乡亲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保姆式服务”,万寨乡白果坝村村民胡德清体会很深,他说:“由于离集镇远,过去请覃书记卖出去的东西要运到街上去寄,一天跑一次成本高,不划算,积累到一定量再去寄,客户又等不起。”

微信截图_20250214161926.png

快递进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拿到快递。

如今,这个局面彻底改变了。胡德清介绍,现在寄东西只要给村级寄递物流点位负责人打个电话,他们就派人上门来收,当天就可以寄出去,十分方便。“今年我们的腊肉根本不愁卖。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明年我准备养10头猪做腊肉,多赚点钱。”胡德清信心十足地说。

根据不同村情,“保姆式服务”的具体做法也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方便村民。

椒园镇黄坪村村级寄递物流点位负责人姚元翔介绍黄坪村的做法:“村里建有微信群,乡亲要寄东西就把信息发到群里,我们每天安排专人统计,列成清单,定时上门收取,年纪大不会用微信的,可以电话联系我们。”

“针对有些日均揽收量在1000件左右的地区,我们开通了专线揽收惠农邮路,每天交寄的邮件直发县邮件处理中心,免除乡镇分拣及寄递管理环节,国内主要城市可实现次日达或3日达。”中国邮政集团宣恩县邮政分公司负责人冯雪娇介绍。

“邮快合作”让“出乡慢递”成为历史,宣恩县2024年1—11月的进村邮件量总计8600945件(2023年同期为2158908件),同比增长298.39%,出村邮件量总计3102716件(2023年同期为1402253件),同比增长121.27%。

“近年来,宣恩县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平台与寄递物流深度融合,通过‘农货出山’模块,将数字平台‘天网’与农村寄递物流‘地网’对接,把农户、物流、电商联通起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宣恩县副县长唐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寄递物流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整合力度,通过电商把宣恩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推向国外更广阔的市场,让农民收入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农业农村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建设    
乡村发展

湖北宣恩县:“邮快合作”富乡亲

时间:2025-02-14 16:16:5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4期

作者:宋 赟

“来了来了!”每天早上7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邮政分公司的墨绿色邮政车都会准时来到李家河镇板栗园村,将这里的山货发往全国各地,助力板栗园村续写“电商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传奇。近年来,宣恩县大胆探索“邮快合作”,推动邮政与快递企业的协调合作,打造农村寄递物流直配到村的“宣恩模式”,助力深山“土疙瘩”成为山外抢手货。 

“出乡慢递”到“宣恩模式”

宣恩县是武陵山区农业大县,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86.8万亩,逐渐形成“南果北茶高山药”的种植格局。该县出产的“伍家台贡茶”“贡水白柚”“宣恩火腿”“木龙寨贡米”等农产品品质优良、口碑俱佳。但是,由于山路曲折、寄递物流不畅,一些当地特产销往山外时,常常会出现快递变成“慢递”现象,一些生鲜快递甚至成了“烂递”。“得了差评还被退货”让当地一些企业负责人和电商从业人员十分恼火。

微信截图_20250214161842.png

在宣恩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快件。

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宣恩县抢抓全省农村寄递物流助推农产品上行试点县的机遇,创新思路构建起“政府主导、邮政牵头、邮快合作、直配到村”的“宣恩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邮政“国家队”作用,探索形成由宣恩县邮政分公司牵头组建寄递物流协会,中通、顺丰、京东等8家民营快递企业同为会员单位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这一物流体系以协会为载体,组织会员单位进行“邮快合作”:2022年10月起,全县所有进村快递先统一到县,由邮政统一分拣、配送至9个乡镇145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各家快递企业在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收寄的快递,由邮政配送车辆统一运回县。这实际上是统一了各快递企业的运输车辆,解决了用车需求量大、线路多、量小的问题,提升了快递车辆的运输效率,成本共摊、资源共享,快递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有效化解了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出山“最初一公里”的寄递物流难题。

——在宣恩县椒园镇建设3600平方米县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作为邮政统一分拣、配送平台。中心集快递分拣、物流调配、冷链仓储、电商运营、信息交换等功能于一体,日均处理进村快件1.3万件以上,是目前恩施州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数智化程度最高的县级中心,可实现“面单信息混扫混派统一、处理场地及流水线集中统一、到村快件派车统一”处理,有效减少了分拣设备、分拣场地,同时化解了企业间信息不通的壁垒。

——邮政公司将县乡村“三级组网”调整优化为县村“两级组网”:按照“就近投递、顺路组网”原则,撤销原县乡干线邮路和农村投递段道,优化开通10条乡镇寄递物流专线,实现所有快递邮件直投到村,同时把各村“邮快合作”外寄件“顺路”运回县物流共配中心。解决了过去县乡村“三级组网”节点层级多、运转时间长、投递班次少、成本费用高等问题。 

年销百万斤折耳根的奇迹

“那些山坡田坎上看着不起眼的折耳根,2024年我卖出了100万斤。”宣恩县电商达人周振元说,“邮快合作”让他演绎了点“土”成金的传奇。

周振元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工作,看到电商如火如荼发展,想到家乡的土特产“长在深闺无人识”,他就辞职回乡,在板栗园村开起淘宝店,主营折耳根、野葱、洋荷、百合、芋头等山货,2024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带动100余人就业,并辐射带动本县周边村民种植1000余亩特色农产品。现在,他的淘宝店每天有2000余件农特产品通过“邮快合作”各会员单位走出深山。

“过去我最头疼的就是物流问题,寄快递要凑满一整车才能送到邻近的来凤县发货,时间久、成本高,客户不满意。”周振元感叹地说,“现在坐在家里发快递,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自由选择快递企业,物流满意度大大提高,回头客增多,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

“邮快合作”后,山货出山加速,为电商户的经营注入新动能。

“今年,我们计划育种5000余亩,销往河南、陕西等地。”湖北鄂西良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廖俊华说。2022年,湖北鄂西良田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宣恩县高罗镇麻阳寨村,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大棚,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育种中心、100余个设施大棚、1个电商孵化中心,大力发展羊肚菌全产业链,包括育种、科研、培训等,2023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到2116万元。

为何选择麻阳寨村?廖俊华说:“我们最看重的有两点,一是地形平坦开阔,二是物流方便,能通过‘邮快合作’及时将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和湖北鄂西良田科技有限公司一样选择麻阳寨村的,还有花旗餐饮、西兰文化旅游、九丰茶叶等5家重点企业,并带动村办预制菜加工车间1个。2024年,麻阳寨村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

一子落而满盘活。随着寄递物流不断发展,麻阳寨村从产业空壳村,变成了有粮油加工、农副产品销售、休闲旅游等多业态齐头并进的富裕村,同时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2万余人增收,成为恩施州快递进村、农货出山的样板。

随着“邮快合作”的深入,宣恩县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全县特色产业发展脚步进一步加快。2024年,全县茶叶总产值达12.37亿元,较2023年上涨2.1个百分点,水果总产值达4.42亿元,较2023年上涨了9.65个百分点。 

“保姆式服务”助力“云翅膀”

“快过年啦,现在上架的是老乡自己炕(烤)的腊肉,一会儿还会上架糍粑、豆皮、富硒茶叶……”年关将至,万寨乡向家村党支部书记覃浩的助农直播间又热闹了起来。

自2023年12月8日开始助农直播以来,覃浩已为当地村民无偿带货销售农产品1000万元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助农达人。覃浩感叹地说:“邮政公司按时上门取件的‘保姆式服务’,让运输环节提速、寄递成本降低,乡亲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保姆式服务”,万寨乡白果坝村村民胡德清体会很深,他说:“由于离集镇远,过去请覃书记卖出去的东西要运到街上去寄,一天跑一次成本高,不划算,积累到一定量再去寄,客户又等不起。”

微信截图_20250214161926.png

快递进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拿到快递。

如今,这个局面彻底改变了。胡德清介绍,现在寄东西只要给村级寄递物流点位负责人打个电话,他们就派人上门来收,当天就可以寄出去,十分方便。“今年我们的腊肉根本不愁卖。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明年我准备养10头猪做腊肉,多赚点钱。”胡德清信心十足地说。

根据不同村情,“保姆式服务”的具体做法也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方便村民。

椒园镇黄坪村村级寄递物流点位负责人姚元翔介绍黄坪村的做法:“村里建有微信群,乡亲要寄东西就把信息发到群里,我们每天安排专人统计,列成清单,定时上门收取,年纪大不会用微信的,可以电话联系我们。”

“针对有些日均揽收量在1000件左右的地区,我们开通了专线揽收惠农邮路,每天交寄的邮件直发县邮件处理中心,免除乡镇分拣及寄递管理环节,国内主要城市可实现次日达或3日达。”中国邮政集团宣恩县邮政分公司负责人冯雪娇介绍。

“邮快合作”让“出乡慢递”成为历史,宣恩县2024年1—11月的进村邮件量总计8600945件(2023年同期为2158908件),同比增长298.39%,出村邮件量总计3102716件(2023年同期为1402253件),同比增长121.27%。

“近年来,宣恩县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平台与寄递物流深度融合,通过‘农货出山’模块,将数字平台‘天网’与农村寄递物流‘地网’对接,把农户、物流、电商联通起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宣恩县副县长唐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寄递物流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整合力度,通过电商把宣恩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推向国外更广阔的市场,让农民收入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农业农村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