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卢龙:扎实开展“1+9”重点群体帮扶工作
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联合卫健局、残联等相关部门抓紧开展“1+9”重点群体人员信息核实工作,了解帮扶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切实解决重点群体急难愁盼问题。
紧盯增收“牛鼻子” 河南嵩县的五笔“账”
今年以来,河南省嵩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要位置,紧盯脱贫人口增收这个“牛鼻子”,制定《关于有效增加群众收入的意见》、“牛十条”、“企十条”、“金融十条”等一系列措施,牢固树立“以有效增加群众收入论英雄”的鲜明导向,通过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扩大就业、创业,盘活资源资产,强化金融扶持,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工作再开新局。
800万元防贫保项目助力咸阳“守底线”
中国银行定点帮扶地区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简称“北四县”)位于千沟万壑的渭北旱塬,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这里现有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行政村(社区)597个,有370个脱贫村4.7万户脱贫户和16.35万脱贫人口,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的任务依然艰巨。
河北张家口:“闭环+动态”织好防返贫网
河北张家口市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不断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突破,持续健全完善6项工作举措,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湖南洞口使出“连环招”促增收
2023年,湖南洞口县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工作主线,聚焦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这一关键,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积极探索监测户精准帮扶机制,通过抓好产业就业帮扶、增加村集体经济分红、纳入兜底保障等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现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湖南茶陵: 抢抓“中彩”新机遇,绘就振兴新篇章
2023年,茶陵县高陇镇被纳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获得1000万元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共涉及6个子项目
河南山城区:“345”山城模式 做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
今年以来,河南鹤壁市山城区坚持把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建立3个体系、明确4条路径、强化5项举措,着力打造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345”山城模式。
辣椒红了 村民钱袋子鼓了
帽山村将持续从优化产业品种、提升技术服务、精细田间管理、畅通产销对接等方面着手,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延伸链条上下功夫,确保辣椒卖得好、卖得俏
四川巴中:搭建监测“连心桥” 畅通帮扶“信息路”
今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全方位构建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体系,创新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发“巴中防返贫智慧监测”小程序
河南嵩县:坚持以群众增收论英雄,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以来,河南省嵩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要位置,紧盯脱贫人口增收这个“牛鼻子”,制定了《关于有效增加群众收入的意见》、“牛十条”、“企十条”、“金融十条”等一系列措施
贵州三穗县:“四级联审”提升防返贫信息数据准确率
近年来,贵州省三穗县牢牢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围绕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两双百一提升”目标要求,创新建立防返贫信息数据“四级联审”机制,有效提升入户采集率、数据准确率和群众认可度。
贵州黔东南州推行“三新农”变网络流量为致富增量
近年来,黔东南州抢抓贵州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榕江县的经验为基础,在全州范围内推行“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的“三新农”模式
陕西神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纪实
陕西省神木市地处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草原过渡地带,北接内蒙古、东邻山西,是陕西省的北大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同发展、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陕甘宁革命老区等区域性战略规划叠加实施,地
四川巴州:夯基固本增内力 巩固成果促振兴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集中力量强基础、兴产业、优治理、守底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区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
内蒙古巴彦淖尔:紧锣密鼓推进巩固衔接工作
10月27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照要求深入查找工作薄弱环节,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志平出席并讲话。
河北承德:探索“335”模式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紧紧扭住防止返贫底线任务,按照“早、宽、简、实”4字要求,建机制,补短板,强弱项,探索创新“335”防贫工作模式
山西安泽:“三亮三晒两评一补” 助力巩固衔接工作提质增效
山西省安泽县坚决扛牢政治责任,高位推动,全域联动,县委书记、政府县长“双组长”亲自带队,四大班子领导全程参与,重点围绕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等内容,在全县6个镇组织开展“三亮三晒两评一补”活动。
山西忻州:巩固成果促振兴
过渡期以来,山西忻州市立足全省巩固衔接最大主阵地的市情实际,按照“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工作要求,对标对表目标任务,深化细化路径举措,创新创优保障措施,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全市巩固衔接成效显著、乡村振兴势头强劲。
山西石楼:创新工作法 搬迁群众再“扎根”
石楼县是山西省4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十三五”时期实施易地搬迁4652户1547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68%,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57户10522人,同步搬迁1595户4951人,有9个乡镇105个自然村整村搬迁。“十四五”以来,石楼县把做好易地搬迁后扶工作作为巩固衔接的重头戏,实施“五二”工作法,全方位提升全县易地搬迁安置区治理成效,让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
陕西石泉:巩固脱贫成果 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石泉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考核评估为导向,全力推动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各项任务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成功列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江西九江市都昌县大港镇:“搬来”美好新生活
江西全南:创新实施易地搬迁后扶 “五个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