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田阳:百育镇“五个一”筑牢防贫监测防线

时间:2025-01-24 09:17:5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黄国顺 廖建棋

2024年以来,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采取“五个一”有力举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筑牢防贫监测防线,全镇人均纯收入稳步提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创新举措,压实防贫步调一致。该镇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有62个自然屯1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1万人,劳动力1.54万人。全镇耕地面积44951亩,人均耕地面积1.54亩。目前全镇脱贫户和监测户共689户2133人,全部落实结对帮扶干部。为全面、精准、高效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稳定消除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该镇全面推行并结合实际优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工作模式,坚持问题导向,从维护群众切实利益出发,在利用广西防返贫大数据平台开发的功能模块基础上,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专门快速反应联合核查工作组,做到部门联合办公、信息及时共享、工作同步开展的创新举措,压实防贫工作责任,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信息共享,风险管控靠前一步。该镇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紧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突发大病住院救助申请、妇联两癌救助申请等关键信息,实行关联部门信息实时共享,镇民政办公室接收农户提交的低保申请书后,同步将申请书及农户信息传输至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及时对申请农户启动监测程序。关联部门信息共享的做法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返贫风险,有效防止漏纳情况发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

联合办公,工作效率提高一倍。为做到“快速响应”,该镇建立专门快速反应联合核查工作组,采取联合办公的方式,对疑似困难、返贫的农户的家庭、收支、困难等情况进行入户核实、分析研判。九合村黄某某,因突发脑梗死急送到医院ICU病房住院后,其亲属将低保申请书提交到镇民政办后,镇民政办与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及时联动,迅速组织民政办干部、协理员、村干部等建立专门快速反应联合核查工作组,入户核实了解,及时启动纳入监测程序,未出院前就纳入了监测,住院报销比例得以提高,减轻了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出院后及时帮助申请残疾鉴定,落实残疾证办理及残疾补助等,确保及时享受政策补助和其他帮助。联合办公的工作模式减少多次入户、信息多次传达的情况,有效促进政策更快一步落实。该做法缩短了信息处理时间,减小时间差,很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响应困难群众的需求,大大提升群众满意度。

成效显著,防贫成果更上一层。该镇689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当中,有部分户是后面纳入的监测户。自建立防贫监测工作快速反应机制以来,全镇累计纳入监测对象147户446人,其中有部分农户是由于生大病被纳入监测,在147户监测户中,该镇通过民政办信息共享、医疗救助申请、妇联两癌救助申请、朋友圈水滴筹及日常入户走访排查等渠道信息共享纳入61户,占41.5%。有效避免漏纳和纳入不及时的问题,让群众及时享受帮扶政策福利,为正处于困难的群众送来“及时雨”。而且该镇举全镇之力,严格落实“3+1”保障,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除做好纳入监测147户的加强跟踪帮扶服务外,还切实抓好542户脱贫户的跟踪帮扶巩固,实现全镇人均纯收入稳步提升,取得良好防贫成果工作成效。

优化完善,服务质量提升一档。该镇严管驻村工作队伍,实现重点村驻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调度,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考勤,严格驻村纪律。同时夯实监测帮扶工作。对全镇农户定期集中排查,对脱贫户、边缘户、预警人员定期走访,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和边缘户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建档监测并落实帮扶干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该镇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声音都能被及时听见,每一份申请都能得到快速而准确的回应”。进入2025年,该镇将继续探索和优化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共享数据,逐步引入更多信息化手段,努力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让民生保障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温暖人心。(作者单位:黄国顺、百色市田阳区委宣传部,廖建棋、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巩固衔接    

广西田阳:百育镇“五个一”筑牢防贫监测防线

时间:2025-01-24 09:17:5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黄国顺 廖建棋

2024年以来,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采取“五个一”有力举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筑牢防贫监测防线,全镇人均纯收入稳步提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创新举措,压实防贫步调一致。该镇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有62个自然屯1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1万人,劳动力1.54万人。全镇耕地面积44951亩,人均耕地面积1.54亩。目前全镇脱贫户和监测户共689户2133人,全部落实结对帮扶干部。为全面、精准、高效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稳定消除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该镇全面推行并结合实际优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工作模式,坚持问题导向,从维护群众切实利益出发,在利用广西防返贫大数据平台开发的功能模块基础上,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专门快速反应联合核查工作组,做到部门联合办公、信息及时共享、工作同步开展的创新举措,压实防贫工作责任,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信息共享,风险管控靠前一步。该镇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紧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突发大病住院救助申请、妇联两癌救助申请等关键信息,实行关联部门信息实时共享,镇民政办公室接收农户提交的低保申请书后,同步将申请书及农户信息传输至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及时对申请农户启动监测程序。关联部门信息共享的做法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返贫风险,有效防止漏纳情况发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

联合办公,工作效率提高一倍。为做到“快速响应”,该镇建立专门快速反应联合核查工作组,采取联合办公的方式,对疑似困难、返贫的农户的家庭、收支、困难等情况进行入户核实、分析研判。九合村黄某某,因突发脑梗死急送到医院ICU病房住院后,其亲属将低保申请书提交到镇民政办后,镇民政办与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及时联动,迅速组织民政办干部、协理员、村干部等建立专门快速反应联合核查工作组,入户核实了解,及时启动纳入监测程序,未出院前就纳入了监测,住院报销比例得以提高,减轻了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出院后及时帮助申请残疾鉴定,落实残疾证办理及残疾补助等,确保及时享受政策补助和其他帮助。联合办公的工作模式减少多次入户、信息多次传达的情况,有效促进政策更快一步落实。该做法缩短了信息处理时间,减小时间差,很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响应困难群众的需求,大大提升群众满意度。

成效显著,防贫成果更上一层。该镇689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当中,有部分户是后面纳入的监测户。自建立防贫监测工作快速反应机制以来,全镇累计纳入监测对象147户446人,其中有部分农户是由于生大病被纳入监测,在147户监测户中,该镇通过民政办信息共享、医疗救助申请、妇联两癌救助申请、朋友圈水滴筹及日常入户走访排查等渠道信息共享纳入61户,占41.5%。有效避免漏纳和纳入不及时的问题,让群众及时享受帮扶政策福利,为正处于困难的群众送来“及时雨”。而且该镇举全镇之力,严格落实“3+1”保障,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除做好纳入监测147户的加强跟踪帮扶服务外,还切实抓好542户脱贫户的跟踪帮扶巩固,实现全镇人均纯收入稳步提升,取得良好防贫成果工作成效。

优化完善,服务质量提升一档。该镇严管驻村工作队伍,实现重点村驻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调度,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考勤,严格驻村纪律。同时夯实监测帮扶工作。对全镇农户定期集中排查,对脱贫户、边缘户、预警人员定期走访,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和边缘户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建档监测并落实帮扶干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该镇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声音都能被及时听见,每一份申请都能得到快速而准确的回应”。进入2025年,该镇将继续探索和优化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共享数据,逐步引入更多信息化手段,努力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让民生保障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温暖人心。(作者单位:黄国顺、百色市田阳区委宣传部,廖建棋、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