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重温红色印记 走好新时代“常”征路

时间:2024-12-04 17:02:0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李 灿

微信截图_20241204170540.png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在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一面影壁上,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游西柏坡红色圣地,沿着党史脉络,重温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走好新时代“常”征路。

读懂“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人民”力量,走好新时代“奋斗”之路。在西柏坡展厅内,有一幅毛泽东同志的题字:“为人民工作,努力奋斗。”从“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到“耕者有其田”“参军参战保家卫田”,从“同吃同干同劳动”到“团结就是力量”,从三大战役胜利到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关键原因在于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正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道路上,一大批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了忠诚,用生命捍卫了信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背后蕴含的是无数基层干部同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的伟大理想与伟大实践。作为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光荣感,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以人民忧患为自己忧患,以人民甘苦为自己甘苦,不畏琐事、不怕麻烦,扎扎实实做好群众工作,解决群众急需的事,做好群众受益的事,以增进感情促工作,以干好工作生感情,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读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解放”内涵,走好新时代“改革”之路。石家庄是新中国第一座解放的城市,西柏坡展厅内陈列着朱德同志写下的《七律·攻克石门》:“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在解放石家庄的过程中,土地改革、农民扫盲、官兵谈心等方式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深厚了军民的感情。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更好地凝心聚力、步调一致,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从“德先生”“赛先生”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从“一带一路”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坚定改革信心,凝心聚力推动改革巨轮行稳致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应对挑战、挺膺担当,抵御风险、奋楫笃行,克服阻力、解决矛盾,依靠顽强斗争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读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纪律”要求,走好新时代“正风”之路。194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迎来胜利的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制定了“六条规定”,成为当时党员干部做事的基准,为净化党风、“进京赶考”做了充分准备。“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见桅杆而识大局,清晰洞见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并做好应对准备,是一个政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重温“两个务必”,牢记“三个务必”,不论居于任何历史背景,党员干部都应永葆忧患意识。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正向纵深推进,要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刮骨疗毒、强身壮骨,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敢于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持续扶正祛邪、激浊扬清,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巡察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作者单位:河北省新乐市木村乡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振兴论坛    
观察思考

重温红色印记 走好新时代“常”征路

时间:2024-12-04 17:02:0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李 灿

微信截图_20241204170540.png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在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一面影壁上,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游西柏坡红色圣地,沿着党史脉络,重温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走好新时代“常”征路。

读懂“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人民”力量,走好新时代“奋斗”之路。在西柏坡展厅内,有一幅毛泽东同志的题字:“为人民工作,努力奋斗。”从“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到“耕者有其田”“参军参战保家卫田”,从“同吃同干同劳动”到“团结就是力量”,从三大战役胜利到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关键原因在于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正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道路上,一大批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了忠诚,用生命捍卫了信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背后蕴含的是无数基层干部同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的伟大理想与伟大实践。作为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光荣感,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以人民忧患为自己忧患,以人民甘苦为自己甘苦,不畏琐事、不怕麻烦,扎扎实实做好群众工作,解决群众急需的事,做好群众受益的事,以增进感情促工作,以干好工作生感情,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读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解放”内涵,走好新时代“改革”之路。石家庄是新中国第一座解放的城市,西柏坡展厅内陈列着朱德同志写下的《七律·攻克石门》:“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在解放石家庄的过程中,土地改革、农民扫盲、官兵谈心等方式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深厚了军民的感情。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更好地凝心聚力、步调一致,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从“德先生”“赛先生”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从“一带一路”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坚定改革信心,凝心聚力推动改革巨轮行稳致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应对挑战、挺膺担当,抵御风险、奋楫笃行,克服阻力、解决矛盾,依靠顽强斗争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读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纪律”要求,走好新时代“正风”之路。194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迎来胜利的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制定了“六条规定”,成为当时党员干部做事的基准,为净化党风、“进京赶考”做了充分准备。“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见桅杆而识大局,清晰洞见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并做好应对准备,是一个政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重温“两个务必”,牢记“三个务必”,不论居于任何历史背景,党员干部都应永葆忧患意识。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正向纵深推进,要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刮骨疗毒、强身壮骨,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敢于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持续扶正祛邪、激浊扬清,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巡察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作者单位:河北省新乐市木村乡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