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刘晓山:把握正确方向,增强行动自觉,奋力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3-11-03 09:17:13来源:民生周刊作者:刘晓山

微信截图_20231103091802.png

一、深刻体悟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就乡村振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全面系统、准确理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有力有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前提和首要任务。具体可从九个方面把握:

第一,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总的目标任务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这一重要论述,为乡村振兴把了舵、定了向,对防止乡村振兴走弯路、陷误区、出偏差,至关重要。

第二,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数十年来,“让梁家河的群众过上好日子”“忘记老区和苏区就是忘本”“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坚守的乡村建设初心和理念。主要内涵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搞建设;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农民不愿意干就先放一放、缓一缓。这一重要论述,为乡村振兴解决了“乡村振兴为谁而兴”的根本宗旨问题。

第三,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全面推进“五个振兴”、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解决好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重塑中国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守住农业基本盘,增强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自主、自立、自强能力,对乡村振兴提出的实现路径。这一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了“走什么路、怎么走”的问题

第四,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加强农村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乡村建设提出的重点任务。主要内涵是: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瞄准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提高农村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可及性、便利性。这一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了“先振兴什么、重点振兴什么”的问题。

第五,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方法。先规划后建设、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是习近平总书记从青年时代组织梁家河群众筑淤地坝、建沼气池、打知青井开始,到在正定改造连茅圈、建设荣国府,在闽东地区组织贫困群众改造茅草屋、连家船,一直到推进浙江“千万工程”的深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设方法。主要内涵是:注重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遵循乡村发展的自然规律,健全“建管用”结合的长效机制,确保每个乡村建设项目都能长期稳定发挥效用。这一重要论述,解决了乡村振兴“怎么振兴”的问题,为有效克服乡村振兴中的盲目性和急躁症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六,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机制。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最大限度提高农民对乡村振兴参与度、满意度而一直强调的指导思想。主要内涵是:乡村振兴的具体项目要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基础上推进,哪些项目必须建、哪些项目不能建,哪些项目先建、建成什么样子,都要广泛征求民意,再履行申报审核等相关程序。这一重要论述,回答了乡村振兴“建不建谁说了算”的问题。

第七,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出的要求,也是乡村建设甚至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求。其主要内涵是: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时、度、效,干一件成一件。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解决了乡村振兴“怎样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问题。

第八,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思维。敬畏生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防止乡村建设出现偏差而提出的原则性底线。其主要内涵是:乡村建设要突出地域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当地生态、历史、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不机械照搬城镇模式,不搞大拆建、大开发,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型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解决了乡村振兴中“怎样把控好风险底线”的问题。

第九,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从丰富的实践经验出发,着眼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多次指示“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强调“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这一重要论述,解决了乡村振兴“谁来抓、跟谁干”的问题,为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客观分析和清醒认识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挑战,进一步提升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站在了新起点、迎来了新机遇。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看,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活提出了新期盼;从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已从传统农业时代转向产业行业深度融合、集群集约、绿色生态、智慧数字时代阶段,对产品品质和产业业态发展提出了新需求;从国家的发展着力点来看,已从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世界工厂”,转向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三农”发展、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从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来看,已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乡村振兴提出了高质高效、精美精致、同质同标、和美和睦等新要求、新任务。总体来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也必有大为。同时要清醒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少制约瓶颈,突出表现为“新三农”问题,即“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问题,给我们下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至少带来了以下三方面的困难挑战。

一是农村人口外流和老龄化造成乡村振兴主体力量不强。2021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4.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5.3%。近十年全国乡村人口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约2%、1000万人以上。2020年,我国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分别有1.2亿、0.9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3.8%和17.7%,分别较城镇高出8个百分点、6.6个百分点。农民是乡村振兴主体,也是受益者,需要农民共建共管、投工投劳,政府更多的是要采取以奖代补、投资补助等举措来激发农村主体性。农村人口外流和老龄化导致乡村振兴主体缺位,一些留守人员参与公共事务热情不高,不愿也不懂参与村民事务管理,而那些有文化、有能力、懂管理的农民在外务工又不愿回来,现有村级组织力量距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有差距,在如何组织动员农民方面意识不强、办法不多,从而大大影响推进乡村振兴时效。

二是农村“空心化”、资产闲置化制约乡村建设规划实施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在绝对数量和建筑面积上正在成为一种“过剩的产品”,许多乡村已大量产生以闲置住宅为代表的各类闲置资产。未来,城乡存量空间和存量资源的盘活、改造和再利用将成为乡村建设发展的一个必须要完成好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对我国城镇化趋势、城乡格局变化进行研判,要科学谋划村庄布局,防止“有村无民”造成浪费。这就给村庄布局和村庄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是乡村产业支撑力弱、村级财力有限,影响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一些地方受农业边缘化影响,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持续投入的资金、技术、人力力量不够,大部分乡村难以培育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导致乡村产业、建设、治理的物质基础条件跟不上发展步伐,尤其是有的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还比较重,乡村建设和振兴缺乏产业和财力支撑,可持续性差。

这些既是困难和问题,也是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怎样引导农民、规划农村、布局农业,破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如何经营乡村。这就需要我们紧跟时代要求和发展步伐,大力培育新农人、走好兴农路,有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三、掌握方法和找准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凸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前不久,全国召开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会议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在于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效。要坚持一以贯之、狠抓落实,久久为功、稳扎稳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农民期盼中找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培育壮大乡村产业。要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不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目前,各地都在认真学习,部分省区已经出台了落实意见。这些为我们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方法、明确了路径。

(一)突出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一是聚焦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根基。重点是分品种明确保障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主要是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保数量就是要以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保多样、保质量是满足消费者对丰富多样农产品需求的应有之义。二是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特色产业蓄动能。“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具有地域性;“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具有唯一性、独特性;“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规模性、持续性。要扎实调研、理性分析、客观比较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蕴藏、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资源禀赋产生的产品价值、优势,因地制宜选准“土特产”产品,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上做文章,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高质高效的产业新动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聚焦联农带农,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富乡亲。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着力支持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农产品直播直销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建设,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助力小农户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谱写富裕富足的乡亲共富新篇章。

(二)抓好人才振兴这个关键所在。一是促进农民“职业化”。立足农村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本土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提升“土专家”“田秀才”“村创客”“乡村工匠”等农村优秀人才“留村率”。二是引进城市“下乡者”。2015 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系列促进政策,“归雁经济”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风生水起。当前,许多地方又出台政策鼓励城市人员下乡,包括退伍军人、退休干部、毕业大学生、退休教师和科研人员等,也有一些地方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鼓励引导乡村建筑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等人才,短期到乡村从事设计、创作和服务。“新回乡运动”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办法,将显著加快城乡双向流动、加速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平台和服务,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跑出同质同标融合新速度。三是建好农村“智力库”。着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各类人才培育和储备工程,念好“人才经”,共同唱好乡村振兴的大戏。

(三)筑牢文化振兴这个重要基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培根铸魂,提振精神力量,增强乡村凝聚力、创造力。一是建设精神文明新乡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移风易俗树新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引领和美和睦的善治新方向。二是打造志智双强新农人。坚持“扶志”“扶智”转观念,通过制作宣传短剧、编排文艺演出、录制宣传广播、发布宣传抖音等渠道,使用流动宣传车、村喇叭、送戏下乡、新媒体等手段,常态化开展乡村身边先进典型“选树学”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广大农村居民看到“三农”人的干头赚头奔头,唱响主旋律,让乡村充满自食其力、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正能量。三是培育传统文化特色村。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等农业农村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深入挖掘农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好农耕文化,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美好乡愁世世代代传承、发展下去。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和服务运行机制,拓展媒介传播渠道,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节日民俗等活动,让现代文化的时代气息充满乡村。

(四)把住生态振兴这个内在要求。一是让生态文明赋能乡村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等举措,引导广大居民向往绿色生态健康乡村生活,使生态良好环境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活,成为广大城乡居民新要求、新期盼、新共识,让生态文明成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万千和美乡村的重要动力,让“我的家张我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让绿色乡村成为乡村底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突出重点、综合集成,在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绿色管护和倡导绿色生活的“四推行一倡导”上下功夫,有力有序推进“三生”空间重构、绿色乡村建设落地见效,塑造精美精致、智慧智能的乡村风貌和功能。三是让制度机制保障绿色乡村实现。强化统筹协调,围绕绿色乡村建设需求,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加强指导、推动工作。强化能力提升,把绿色乡村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干部培训计划,增强各级干部特别是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推动参与绿色乡村建设的组织管理能力。加强“人、地、钱”等要素保障,确保绿色乡村建设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社会力量参与绿色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五)夯实组织振兴这个根本保障。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农村党员、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第一书记“四支力量”建设,同时发挥农村经济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基层群团组织作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二是完善乡村共建共享共治体系。深化民众自治实践,强化法治乡村建设,实化德治水平提升,推行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路径,将乡村治理中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整合到“三治融合”的全过程,构建起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资源在乡村治理中的协同运行机制,充分彰显乡村治理对推进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和引擎作用。三是发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多样、治理添“智”提“效”作用。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建立线上虚拟党组织,开发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网上议事、便民服务等多项功能,动态收集管理乡村人、事、物等各类信息数据,帮助乡村基层管理实现“发现问题智能化、处理过程自动化、事件管理流程化”,做到乡村治理决策科学、服务高效,村民“有事随时办,办事不出村”,数字监控检测全覆盖、不间断。通过有效举措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实现人民主体、人民主创、人民主推、人民主享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局面、新模式。(作者系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特聘专家、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高端视点    
高端视点

刘晓山:把握正确方向,增强行动自觉,奋力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3-11-03 09:17:13

来源:民生周刊

作者:刘晓山

微信截图_20231103091802.png

一、深刻体悟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就乡村振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全面系统、准确理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有力有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前提和首要任务。具体可从九个方面把握:

第一,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总的目标任务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这一重要论述,为乡村振兴把了舵、定了向,对防止乡村振兴走弯路、陷误区、出偏差,至关重要。

第二,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数十年来,“让梁家河的群众过上好日子”“忘记老区和苏区就是忘本”“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坚守的乡村建设初心和理念。主要内涵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搞建设;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农民不愿意干就先放一放、缓一缓。这一重要论述,为乡村振兴解决了“乡村振兴为谁而兴”的根本宗旨问题。

第三,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全面推进“五个振兴”、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解决好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重塑中国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守住农业基本盘,增强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自主、自立、自强能力,对乡村振兴提出的实现路径。这一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了“走什么路、怎么走”的问题

第四,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加强农村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乡村建设提出的重点任务。主要内涵是: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瞄准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提高农村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可及性、便利性。这一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了“先振兴什么、重点振兴什么”的问题。

第五,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方法。先规划后建设、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是习近平总书记从青年时代组织梁家河群众筑淤地坝、建沼气池、打知青井开始,到在正定改造连茅圈、建设荣国府,在闽东地区组织贫困群众改造茅草屋、连家船,一直到推进浙江“千万工程”的深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设方法。主要内涵是:注重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遵循乡村发展的自然规律,健全“建管用”结合的长效机制,确保每个乡村建设项目都能长期稳定发挥效用。这一重要论述,解决了乡村振兴“怎么振兴”的问题,为有效克服乡村振兴中的盲目性和急躁症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六,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机制。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最大限度提高农民对乡村振兴参与度、满意度而一直强调的指导思想。主要内涵是:乡村振兴的具体项目要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基础上推进,哪些项目必须建、哪些项目不能建,哪些项目先建、建成什么样子,都要广泛征求民意,再履行申报审核等相关程序。这一重要论述,回答了乡村振兴“建不建谁说了算”的问题。

第七,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出的要求,也是乡村建设甚至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求。其主要内涵是: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时、度、效,干一件成一件。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解决了乡村振兴“怎样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问题。

第八,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思维。敬畏生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防止乡村建设出现偏差而提出的原则性底线。其主要内涵是:乡村建设要突出地域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当地生态、历史、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不机械照搬城镇模式,不搞大拆建、大开发,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型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解决了乡村振兴中“怎样把控好风险底线”的问题。

第九,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从丰富的实践经验出发,着眼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多次指示“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强调“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这一重要论述,解决了乡村振兴“谁来抓、跟谁干”的问题,为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客观分析和清醒认识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挑战,进一步提升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站在了新起点、迎来了新机遇。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看,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活提出了新期盼;从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已从传统农业时代转向产业行业深度融合、集群集约、绿色生态、智慧数字时代阶段,对产品品质和产业业态发展提出了新需求;从国家的发展着力点来看,已从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世界工厂”,转向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三农”发展、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从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来看,已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乡村振兴提出了高质高效、精美精致、同质同标、和美和睦等新要求、新任务。总体来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也必有大为。同时要清醒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少制约瓶颈,突出表现为“新三农”问题,即“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问题,给我们下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至少带来了以下三方面的困难挑战。

一是农村人口外流和老龄化造成乡村振兴主体力量不强。2021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4.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5.3%。近十年全国乡村人口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约2%、1000万人以上。2020年,我国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分别有1.2亿、0.9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3.8%和17.7%,分别较城镇高出8个百分点、6.6个百分点。农民是乡村振兴主体,也是受益者,需要农民共建共管、投工投劳,政府更多的是要采取以奖代补、投资补助等举措来激发农村主体性。农村人口外流和老龄化导致乡村振兴主体缺位,一些留守人员参与公共事务热情不高,不愿也不懂参与村民事务管理,而那些有文化、有能力、懂管理的农民在外务工又不愿回来,现有村级组织力量距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有差距,在如何组织动员农民方面意识不强、办法不多,从而大大影响推进乡村振兴时效。

二是农村“空心化”、资产闲置化制约乡村建设规划实施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在绝对数量和建筑面积上正在成为一种“过剩的产品”,许多乡村已大量产生以闲置住宅为代表的各类闲置资产。未来,城乡存量空间和存量资源的盘活、改造和再利用将成为乡村建设发展的一个必须要完成好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对我国城镇化趋势、城乡格局变化进行研判,要科学谋划村庄布局,防止“有村无民”造成浪费。这就给村庄布局和村庄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是乡村产业支撑力弱、村级财力有限,影响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一些地方受农业边缘化影响,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持续投入的资金、技术、人力力量不够,大部分乡村难以培育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导致乡村产业、建设、治理的物质基础条件跟不上发展步伐,尤其是有的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还比较重,乡村建设和振兴缺乏产业和财力支撑,可持续性差。

这些既是困难和问题,也是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怎样引导农民、规划农村、布局农业,破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如何经营乡村。这就需要我们紧跟时代要求和发展步伐,大力培育新农人、走好兴农路,有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三、掌握方法和找准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凸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前不久,全国召开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会议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在于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效。要坚持一以贯之、狠抓落实,久久为功、稳扎稳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农民期盼中找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培育壮大乡村产业。要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不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目前,各地都在认真学习,部分省区已经出台了落实意见。这些为我们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方法、明确了路径。

(一)突出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一是聚焦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根基。重点是分品种明确保障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主要是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保数量就是要以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保多样、保质量是满足消费者对丰富多样农产品需求的应有之义。二是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特色产业蓄动能。“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具有地域性;“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具有唯一性、独特性;“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规模性、持续性。要扎实调研、理性分析、客观比较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蕴藏、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资源禀赋产生的产品价值、优势,因地制宜选准“土特产”产品,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上做文章,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高质高效的产业新动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聚焦联农带农,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富乡亲。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着力支持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农产品直播直销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建设,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助力小农户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谱写富裕富足的乡亲共富新篇章。

(二)抓好人才振兴这个关键所在。一是促进农民“职业化”。立足农村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本土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提升“土专家”“田秀才”“村创客”“乡村工匠”等农村优秀人才“留村率”。二是引进城市“下乡者”。2015 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系列促进政策,“归雁经济”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风生水起。当前,许多地方又出台政策鼓励城市人员下乡,包括退伍军人、退休干部、毕业大学生、退休教师和科研人员等,也有一些地方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鼓励引导乡村建筑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等人才,短期到乡村从事设计、创作和服务。“新回乡运动”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办法,将显著加快城乡双向流动、加速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平台和服务,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跑出同质同标融合新速度。三是建好农村“智力库”。着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各类人才培育和储备工程,念好“人才经”,共同唱好乡村振兴的大戏。

(三)筑牢文化振兴这个重要基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培根铸魂,提振精神力量,增强乡村凝聚力、创造力。一是建设精神文明新乡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移风易俗树新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引领和美和睦的善治新方向。二是打造志智双强新农人。坚持“扶志”“扶智”转观念,通过制作宣传短剧、编排文艺演出、录制宣传广播、发布宣传抖音等渠道,使用流动宣传车、村喇叭、送戏下乡、新媒体等手段,常态化开展乡村身边先进典型“选树学”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广大农村居民看到“三农”人的干头赚头奔头,唱响主旋律,让乡村充满自食其力、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正能量。三是培育传统文化特色村。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等农业农村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深入挖掘农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好农耕文化,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美好乡愁世世代代传承、发展下去。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和服务运行机制,拓展媒介传播渠道,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节日民俗等活动,让现代文化的时代气息充满乡村。

(四)把住生态振兴这个内在要求。一是让生态文明赋能乡村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等举措,引导广大居民向往绿色生态健康乡村生活,使生态良好环境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活,成为广大城乡居民新要求、新期盼、新共识,让生态文明成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万千和美乡村的重要动力,让“我的家张我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让绿色乡村成为乡村底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突出重点、综合集成,在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绿色管护和倡导绿色生活的“四推行一倡导”上下功夫,有力有序推进“三生”空间重构、绿色乡村建设落地见效,塑造精美精致、智慧智能的乡村风貌和功能。三是让制度机制保障绿色乡村实现。强化统筹协调,围绕绿色乡村建设需求,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加强指导、推动工作。强化能力提升,把绿色乡村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干部培训计划,增强各级干部特别是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推动参与绿色乡村建设的组织管理能力。加强“人、地、钱”等要素保障,确保绿色乡村建设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社会力量参与绿色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五)夯实组织振兴这个根本保障。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农村党员、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第一书记“四支力量”建设,同时发挥农村经济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基层群团组织作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二是完善乡村共建共享共治体系。深化民众自治实践,强化法治乡村建设,实化德治水平提升,推行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路径,将乡村治理中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整合到“三治融合”的全过程,构建起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资源在乡村治理中的协同运行机制,充分彰显乡村治理对推进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和引擎作用。三是发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多样、治理添“智”提“效”作用。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建立线上虚拟党组织,开发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网上议事、便民服务等多项功能,动态收集管理乡村人、事、物等各类信息数据,帮助乡村基层管理实现“发现问题智能化、处理过程自动化、事件管理流程化”,做到乡村治理决策科学、服务高效,村民“有事随时办,办事不出村”,数字监控检测全覆盖、不间断。通过有效举措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实现人民主体、人民主创、人民主推、人民主享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局面、新模式。(作者系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特聘专家、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