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垣:利用资源和品牌优势 提升十八洞黄金茶的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湖南省花垣县将茶叶产业作为促进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造血”产业和“一特两辅”主导产业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现有茶园6.4万亩,茶叶企业(合作社)23家,其中五龙公司为省级龙头企业,培育茶叶种植主体125家,带动茶农1.5万多户,实现了辖区内12个乡镇茶叶产业全覆盖的良好发展局面。2025年,全县茶叶可采面积预计达3万亩,干茶产量预计29万斤,产值约7000万元。
在近日召开的“全州春茶采收及茶产业链建设座谈会”上,花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坚详细介绍了该县春茶采收筹备工作及茶产业链建设情况。
吴坚介绍,花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县委书记、县长王京海多次调度春茶采摘工作,并亲自拜访刘仲华院士,邀请其为十八洞黄金茶进行宣传推介。县委副书记张世田专题召开全县春茶采摘工作调度会,全面指导春茶采收、加工及产销对接等工作。县人民政府相关领导组织职能部门和17家茶叶经营主体召开座谈会,对2025年春茶采摘和销售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和任务。
在技术培训方面,吴坚表示,花垣县制定了2025年春茶采摘培训方案,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对科技特派员和茶叶企业骨干50余人次开展集中培训。采摘期间,计划安排技术人员深入茶园一线,对1000余名采摘工进行全程指导,确保采摘标准化与规范化。同时,拟邀请3名省级茶叶专家开展加工实操培训,为提升茶叶加工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在产销对接方面,吴坚介绍,花垣县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2月28日,县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带队前往长沙高桥大市场,举办首届中国十八洞村黄金茶座谈推荐会,省茶业协会秘书长王准、省茶叶研究所原所长包小村专题推介十八洞村黄金茶,成功签订2025年首批订单2000多斤,意向订单1万余斤。3月16日至17日,花垣县举办了十八洞村黄金茶开园活动,邀请了省内外66名茶商实地考察茶园建设、加工生产及品牌建设情况,为春茶销售奠定基础。此外,县属国有平台公司将对茶企销售剩余鲜叶进行兜底收购,确保茶农收益。
吴坚介绍,花垣县在茶产业链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建立了“五统一”产业发展模式,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茶叶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品牌营销。这一模式有效把控了全县茶叶整体品质,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茶科所专家的高度肯定,成为花垣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其次,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贷款贴息、保险补贴、茶园补植、设施建设、品牌建设等。例如,茶苗定植奖补300元/亩,茶园培管奖补100元/亩,获地理标志认证奖励50万元,获有机认证奖励10万元等。这些政策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花垣县依托湖南农大、省茶科所等技术力量,建立了完善的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编制了《花垣县茶园建设及管理技术规程》《十八洞黄金茶绿茶加工技术规范》等技术规程,为茶园科学管理和茶叶品质把控提供了依据。全县还建成了17条精品绿茶生产线,构建了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进一步巩固了茶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吴坚表示,花垣县茶业经营主体共享“十八洞村”黄金茶品牌,致力于打造“中国十八洞,世界黄金茶”驰名商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茶业龙头企业参展“湖南茶叶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等活动,多次斩获金奖。2023年,十八洞黄金茶荣获世界绿茶评比大会金奖;2025年2月,“十八洞村”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县17家经营主体中,5家获得绿色认证,3家获得有机认证,11家获得SC认证,五龙农业、七绣农业还荣获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
吴坚介绍,花垣县将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充实县茶办专业技术力量,支持茶企引进合作伙伴,逐步建立与茶产业相匹配的管理经营团队。同时,稳定和优化扶持政策,优先保障贴息、培管奖补等政策资金兑现,协调湖南银行调整茶叶贷还款方案。此外,花垣县将创新融资模式,支持茶叶企业通过市场化原则设立风险补偿金撬动贷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在产业延链补链方面,吴坚表示,花垣县将与湖南茶叶集团合作,加快建设年产500吨夏秋茶加工项目,预计每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以上,为种植企业和加工企业分别增加100万元和120万元收入。此外,花垣县将加快电商基地建设,培养专业茶叶电商人才,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积极拓展线下销售渠道,鼓励与各大超市、商场建立合作关系,设立茶叶销售专区。
吴坚强调,花垣县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积极引进供应链企业、优势品牌企业及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十八洞黄金茶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以上举措,花垣县将继续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湖南省花垣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湖南花垣:利用资源和品牌优势 提升十八洞黄金茶的综合竞争力
时间:2025-03-23 09:24:0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彭慧
近年来,湖南省花垣县将茶叶产业作为促进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造血”产业和“一特两辅”主导产业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现有茶园6.4万亩,茶叶企业(合作社)23家,其中五龙公司为省级龙头企业,培育茶叶种植主体125家,带动茶农1.5万多户,实现了辖区内12个乡镇茶叶产业全覆盖的良好发展局面。2025年,全县茶叶可采面积预计达3万亩,干茶产量预计29万斤,产值约7000万元。
在近日召开的“全州春茶采收及茶产业链建设座谈会”上,花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坚详细介绍了该县春茶采收筹备工作及茶产业链建设情况。
吴坚介绍,花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县委书记、县长王京海多次调度春茶采摘工作,并亲自拜访刘仲华院士,邀请其为十八洞黄金茶进行宣传推介。县委副书记张世田专题召开全县春茶采摘工作调度会,全面指导春茶采收、加工及产销对接等工作。县人民政府相关领导组织职能部门和17家茶叶经营主体召开座谈会,对2025年春茶采摘和销售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和任务。
在技术培训方面,吴坚表示,花垣县制定了2025年春茶采摘培训方案,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对科技特派员和茶叶企业骨干50余人次开展集中培训。采摘期间,计划安排技术人员深入茶园一线,对1000余名采摘工进行全程指导,确保采摘标准化与规范化。同时,拟邀请3名省级茶叶专家开展加工实操培训,为提升茶叶加工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在产销对接方面,吴坚介绍,花垣县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2月28日,县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带队前往长沙高桥大市场,举办首届中国十八洞村黄金茶座谈推荐会,省茶业协会秘书长王准、省茶叶研究所原所长包小村专题推介十八洞村黄金茶,成功签订2025年首批订单2000多斤,意向订单1万余斤。3月16日至17日,花垣县举办了十八洞村黄金茶开园活动,邀请了省内外66名茶商实地考察茶园建设、加工生产及品牌建设情况,为春茶销售奠定基础。此外,县属国有平台公司将对茶企销售剩余鲜叶进行兜底收购,确保茶农收益。
吴坚介绍,花垣县在茶产业链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建立了“五统一”产业发展模式,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茶叶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品牌营销。这一模式有效把控了全县茶叶整体品质,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茶科所专家的高度肯定,成为花垣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其次,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贷款贴息、保险补贴、茶园补植、设施建设、品牌建设等。例如,茶苗定植奖补300元/亩,茶园培管奖补100元/亩,获地理标志认证奖励50万元,获有机认证奖励10万元等。这些政策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花垣县依托湖南农大、省茶科所等技术力量,建立了完善的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编制了《花垣县茶园建设及管理技术规程》《十八洞黄金茶绿茶加工技术规范》等技术规程,为茶园科学管理和茶叶品质把控提供了依据。全县还建成了17条精品绿茶生产线,构建了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进一步巩固了茶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吴坚表示,花垣县茶业经营主体共享“十八洞村”黄金茶品牌,致力于打造“中国十八洞,世界黄金茶”驰名商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茶业龙头企业参展“湖南茶叶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等活动,多次斩获金奖。2023年,十八洞黄金茶荣获世界绿茶评比大会金奖;2025年2月,“十八洞村”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县17家经营主体中,5家获得绿色认证,3家获得有机认证,11家获得SC认证,五龙农业、七绣农业还荣获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
吴坚介绍,花垣县将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充实县茶办专业技术力量,支持茶企引进合作伙伴,逐步建立与茶产业相匹配的管理经营团队。同时,稳定和优化扶持政策,优先保障贴息、培管奖补等政策资金兑现,协调湖南银行调整茶叶贷还款方案。此外,花垣县将创新融资模式,支持茶叶企业通过市场化原则设立风险补偿金撬动贷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在产业延链补链方面,吴坚表示,花垣县将与湖南茶叶集团合作,加快建设年产500吨夏秋茶加工项目,预计每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以上,为种植企业和加工企业分别增加100万元和120万元收入。此外,花垣县将加快电商基地建设,培养专业茶叶电商人才,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积极拓展线下销售渠道,鼓励与各大超市、商场建立合作关系,设立茶叶销售专区。
吴坚强调,花垣县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积极引进供应链企业、优势品牌企业及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十八洞黄金茶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以上举措,花垣县将继续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湖南省花垣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