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村的春天
山根村,座落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小山村。
锅碗瓢盆声在6点交错响起。马维林的一天从一碗面开启。案板前他撸着袖子,捣、揉、抻、摔,手起面落,面条铺上案板。一双老练的手加上娴熟的刀法。
马维林在家里掌勺,在外是老板,做拉面37年,开了4家拉面店。他谦虚地说,“既因为有拉面技术,也赶上了拉面吃香的好时候。”现在的山根村,村里93户350人开拉面店当上老板。“一碗拉面见证了我们的逆袭。”
离开故土
曾经的山根村山穷地薄,马维林做梦想离开的地方。他离开家跑运输、倒卖皮毛,后来去厦门投奔一位做拉面起家的化隆老乡。
马维林用半年掌握了熟练的拉面技巧,有了开店的想法。他出去租下一处门脸,支上一口铁锅、一条案板,宣布“自立门户”。当时,3元一碗的拉面很受学生、农民工、白领欢迎,开张第一天,营业额达300元。经营拉面的收入,远比打工一月赚七八百元更为可观。马维林很快赚到第一桶金。
随着马维林的生意做大,他的亲戚、乡亲们也陆续外出发展。外甥毛草(人名)是马维林的“拉面传人”,他是邻村人,在马维林的关照下来到武汉,初来乍到时“一人吃饱全家挨饿”,五年后他已娶妻生子、自己开餐馆。马国英,有的亲帮亲、邻帮邻、托亲带友,有的携家带口、举家进城,比如马国英就是自己投奔到宁波后,还带动家里两兄弟也到宁波落脚,兄弟三人从打工到创业并肩打拼。
一条拉面路一走几十年,这期间,马维林去武汉、长沙等地开了新店面,在江西九江的韩学翼、在河北石家庄的马忠辉有了连锁门店.....他们从青年走向中年,这条路越走越远。
“再造”故乡
山根村里,一茬接一茬年轻人走出大山。90后的韩城就是其中之一,他2017年到上海打工,曾陷入贫困的他不仅靠做拉面脱贫,同时有了开拉面店的想法。
“他们赶上了这行的好时候。”马维林说,“现在拉面工月收入普遍在4000元以上,相比2000年的800元已经水涨船高。出来打三四年工,再贷些款就能自己开店了。”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政府的支持。2017年,循化县对拉面产业实行帮扶政策,对贫困群众从事拉面行业发放“带薪在岗实训+创业”5000元补助。乘着政策的春风,山根村成立党支部拉面团队,村民发展拉面产业得到“行业组织”的支持。
曾是贫困户的韩克麻录,在拉面团队的牵线下加入“山根村人拉面群”,经过群里老乡的引荐,他在河南郑州找到工作,吃上“拉面饭”。
2018年山根村脱贫摘帽,拉面团队人数不减反增,大家为念好“拉面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以前走出大山靠亲戚朋友,现在依靠‘组织’走得更远。”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马强说。
马维林是拉面团队最早成员,他回乡组织村民培训、筹备拉面大赛……传帮带新义不容辞。“我们拉面人有拉面技术、有经营技巧,但我们来自农村,很多人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对政策缺乏了解,我要把我的经验、教训讲出来让更多人知道。”
马维林举例说,拉面经营涉及到商铺租赁、资金借贷等方方面面。拉面人因为不了解政策碰壁的尴尬,马维林见过不少。比如拉面人开店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等诸多手续,这对很多初出茅庐的拉面人来说是个难题,马维林总是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想办证却不知道如何办”的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当地,他演示自己的”待客之道“,“来来来,吃碗面!”。马维林现场支招,一是店铺门前整洁有序,二是戴上头巾,看到顾客要致意。“我见过有拉面人因占道设摊遇到纠纷,也有拉面人与房东、工商发生冲突。我们撒拉人出去做生意,还是要守法经营,才是对自己的最大保护。”
“他们赶上了好时候。”马维林说,“以前在外只能亲戚邻友间互相支持,现在有了村组织撑腰,拉面人有话语权了。”
2019年,村里28户拉面人有贷款需求,但是困于“抵押门槛”贷不到款,创业遇到瓶颈,拉面团队发挥纽带作用,与社会各方协调,对接当地农商行,帮助28户拉面人获得430万元贷款。
拉面人在传帮带中把优良传统传承了下来。在“大家富”的意识逐渐根深蒂固的同时,村里富人带穷人的过程中。
在外打拼30年的马维林从厦门到了长沙,现在已开了20多家拉面店,是长沙劳务办主任,他深知撒拉人在外经面对的首先是环境的陌生,语言的差异问题。做到合法经营。他们靠投亲靠友,暂时落脚。
随着想创业的拉面人越来越多,马维林以入股形式帮助对方创业。跟着他干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亲切地喊他“撒拉爸”。现在,拉面成为山根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山根村的春天
时间:2024-09-29 00:00: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山根村,座落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小山村。
锅碗瓢盆声在6点交错响起。马维林的一天从一碗面开启。案板前他撸着袖子,捣、揉、抻、摔,手起面落,面条铺上案板。一双老练的手加上娴熟的刀法。
马维林在家里掌勺,在外是老板,做拉面37年,开了4家拉面店。他谦虚地说,“既因为有拉面技术,也赶上了拉面吃香的好时候。”现在的山根村,村里93户350人开拉面店当上老板。“一碗拉面见证了我们的逆袭。”
离开故土
曾经的山根村山穷地薄,马维林做梦想离开的地方。他离开家跑运输、倒卖皮毛,后来去厦门投奔一位做拉面起家的化隆老乡。
马维林用半年掌握了熟练的拉面技巧,有了开店的想法。他出去租下一处门脸,支上一口铁锅、一条案板,宣布“自立门户”。当时,3元一碗的拉面很受学生、农民工、白领欢迎,开张第一天,营业额达300元。经营拉面的收入,远比打工一月赚七八百元更为可观。马维林很快赚到第一桶金。
随着马维林的生意做大,他的亲戚、乡亲们也陆续外出发展。外甥毛草(人名)是马维林的“拉面传人”,他是邻村人,在马维林的关照下来到武汉,初来乍到时“一人吃饱全家挨饿”,五年后他已娶妻生子、自己开餐馆。马国英,有的亲帮亲、邻帮邻、托亲带友,有的携家带口、举家进城,比如马国英就是自己投奔到宁波后,还带动家里两兄弟也到宁波落脚,兄弟三人从打工到创业并肩打拼。
一条拉面路一走几十年,这期间,马维林去武汉、长沙等地开了新店面,在江西九江的韩学翼、在河北石家庄的马忠辉有了连锁门店.....他们从青年走向中年,这条路越走越远。
“再造”故乡
山根村里,一茬接一茬年轻人走出大山。90后的韩城就是其中之一,他2017年到上海打工,曾陷入贫困的他不仅靠做拉面脱贫,同时有了开拉面店的想法。
“他们赶上了这行的好时候。”马维林说,“现在拉面工月收入普遍在4000元以上,相比2000年的800元已经水涨船高。出来打三四年工,再贷些款就能自己开店了。”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政府的支持。2017年,循化县对拉面产业实行帮扶政策,对贫困群众从事拉面行业发放“带薪在岗实训+创业”5000元补助。乘着政策的春风,山根村成立党支部拉面团队,村民发展拉面产业得到“行业组织”的支持。
曾是贫困户的韩克麻录,在拉面团队的牵线下加入“山根村人拉面群”,经过群里老乡的引荐,他在河南郑州找到工作,吃上“拉面饭”。
2018年山根村脱贫摘帽,拉面团队人数不减反增,大家为念好“拉面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以前走出大山靠亲戚朋友,现在依靠‘组织’走得更远。”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马强说。
马维林是拉面团队最早成员,他回乡组织村民培训、筹备拉面大赛……传帮带新义不容辞。“我们拉面人有拉面技术、有经营技巧,但我们来自农村,很多人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对政策缺乏了解,我要把我的经验、教训讲出来让更多人知道。”
马维林举例说,拉面经营涉及到商铺租赁、资金借贷等方方面面。拉面人因为不了解政策碰壁的尴尬,马维林见过不少。比如拉面人开店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等诸多手续,这对很多初出茅庐的拉面人来说是个难题,马维林总是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想办证却不知道如何办”的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当地,他演示自己的”待客之道“,“来来来,吃碗面!”。马维林现场支招,一是店铺门前整洁有序,二是戴上头巾,看到顾客要致意。“我见过有拉面人因占道设摊遇到纠纷,也有拉面人与房东、工商发生冲突。我们撒拉人出去做生意,还是要守法经营,才是对自己的最大保护。”
“他们赶上了好时候。”马维林说,“以前在外只能亲戚邻友间互相支持,现在有了村组织撑腰,拉面人有话语权了。”
2019年,村里28户拉面人有贷款需求,但是困于“抵押门槛”贷不到款,创业遇到瓶颈,拉面团队发挥纽带作用,与社会各方协调,对接当地农商行,帮助28户拉面人获得430万元贷款。
拉面人在传帮带中把优良传统传承了下来。在“大家富”的意识逐渐根深蒂固的同时,村里富人带穷人的过程中。
在外打拼30年的马维林从厦门到了长沙,现在已开了20多家拉面店,是长沙劳务办主任,他深知撒拉人在外经面对的首先是环境的陌生,语言的差异问题。做到合法经营。他们靠投亲靠友,暂时落脚。
随着想创业的拉面人越来越多,马维林以入股形式帮助对方创业。跟着他干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亲切地喊他“撒拉爸”。现在,拉面成为山根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