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泾阳:文化“社树”丰茂,绽放振兴繁花

时间:2025-04-01 15:06:4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刘伟亚

初春时节,走入古朴的社树村,暖阳携微风吹拂着柳条,古城墙与新民宿交错坐落,路旁的粉杏树与白玉兰聚蜂引蝶、迎风绽放;社树村女子舞蹈队正在广场上排练着自编的扇子舞……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图片6.png

社树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坐落在关中平原泾河水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社树村西距王桥镇区2公里,南邻泾河,东临咸旬高速,关中环线穿村而过。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837户,3120人,耕地面积4300亩。近年来,社树村因地制宜,挖掘优势,突出特色,凝心聚力,探索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道路。先后被评为省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五美庭院示范村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

图片3.png

保护开发育文脉。社树村历史悠久,底蕴厚重,聚合了水利文化、秦商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四类文化。社树村坚持“保护、挖掘、宣传、再现”四步走,立足保护,逐步规划,分类发掘。保护古迹遗址,向上争取项目,对村内的中华水利会馆和9段老城墙进行修复保护,绘制村历史文化长廊;挖掘史料文本,协助文学创作,收录《李仪祉全集》和66万字长篇小说《社树姚家》,再现水利兴修史、弘扬秦商精神;加强媒介宣传,梳理村史文脉,新成立社树村历史文化研究会,开设“文化社树”微信公众号,推送历史人物和古迹遗址,扩大社树村知名度;再现乡愁民俗记忆,实现“旧物新用”,搜集废旧木材、瓦片、磨盘、水槽等材料,加工成别具一格的关中民俗景观小品。

资源兴业引蝶来。社树村争取项目资源,完成水电路气厕等公共设施改造,2024年新修建污水处理厂1座,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筑牢基础设施保障;实施“见缝插绿”,户户门前栽植爬藤月季,建设花海社树,打造旅游看点;鼓励自主营造,动员群众自己投资建设美丽庭院,目前达到380户,其中特色大院4个;坚持“修旧利废”,变污水渠为风景线,积极开发特色乡村民宿木屋4座,目前已对外长期出租3户,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实现“闲置生金”,利用农户空闲宅基地资源,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建成关中民俗小院35座,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元;策划“借节引流”,国庆期间举办农民丰收节,设置100个客商摊位,每天吸引游客上万人,帮助经营农家乐的脱贫户增收3万元。

图片4.png

文明乡风传雅香。社树村通过五措并举,树立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风尚。坚持铭训督行,为837户村民安装了户外家训牌,编写4条简明村规,实现户户挂牌、家家张贴,于潜移默化中加强了教育引导;开展移风易俗,创新红白理事会章程,制定红白喜事白天正席不得超过13个菜的新规,杜绝了餐饮浪费和人情攀比;注重以文化人,成立新时代农民文化艺术团,涵盖锣鼓队、秧歌队、舞龙队等多支队伍,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为群众精神生活添光彩,使古村文韵飘新香;创新志愿载体,通过党建引领,组建10支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村敬老助老志愿服务队每周会到孤寡或独居老人家中,帮助打扫卫生,收拾床单被褥;定期表彰先进,褒善扬德,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创建评选活动。

下一步,社树村将建设社树村村史馆、社树村摄影展馆,增加亮点,吸引游客;新编写以郑国渠水文化为主题的秦腔戏,在水利会馆进行演出;开设社树直播、加强宣传、冲破瓶颈,走出一条具有社树特色的文化引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委办公室)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文化振兴    

陕西泾阳:文化“社树”丰茂,绽放振兴繁花

时间:2025-04-01 15:06:4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刘伟亚

初春时节,走入古朴的社树村,暖阳携微风吹拂着柳条,古城墙与新民宿交错坐落,路旁的粉杏树与白玉兰聚蜂引蝶、迎风绽放;社树村女子舞蹈队正在广场上排练着自编的扇子舞……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图片6.png

社树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坐落在关中平原泾河水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社树村西距王桥镇区2公里,南邻泾河,东临咸旬高速,关中环线穿村而过。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837户,3120人,耕地面积4300亩。近年来,社树村因地制宜,挖掘优势,突出特色,凝心聚力,探索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道路。先后被评为省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五美庭院示范村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

图片3.png

保护开发育文脉。社树村历史悠久,底蕴厚重,聚合了水利文化、秦商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四类文化。社树村坚持“保护、挖掘、宣传、再现”四步走,立足保护,逐步规划,分类发掘。保护古迹遗址,向上争取项目,对村内的中华水利会馆和9段老城墙进行修复保护,绘制村历史文化长廊;挖掘史料文本,协助文学创作,收录《李仪祉全集》和66万字长篇小说《社树姚家》,再现水利兴修史、弘扬秦商精神;加强媒介宣传,梳理村史文脉,新成立社树村历史文化研究会,开设“文化社树”微信公众号,推送历史人物和古迹遗址,扩大社树村知名度;再现乡愁民俗记忆,实现“旧物新用”,搜集废旧木材、瓦片、磨盘、水槽等材料,加工成别具一格的关中民俗景观小品。

资源兴业引蝶来。社树村争取项目资源,完成水电路气厕等公共设施改造,2024年新修建污水处理厂1座,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筑牢基础设施保障;实施“见缝插绿”,户户门前栽植爬藤月季,建设花海社树,打造旅游看点;鼓励自主营造,动员群众自己投资建设美丽庭院,目前达到380户,其中特色大院4个;坚持“修旧利废”,变污水渠为风景线,积极开发特色乡村民宿木屋4座,目前已对外长期出租3户,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实现“闲置生金”,利用农户空闲宅基地资源,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建成关中民俗小院35座,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元;策划“借节引流”,国庆期间举办农民丰收节,设置100个客商摊位,每天吸引游客上万人,帮助经营农家乐的脱贫户增收3万元。

图片4.png

文明乡风传雅香。社树村通过五措并举,树立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风尚。坚持铭训督行,为837户村民安装了户外家训牌,编写4条简明村规,实现户户挂牌、家家张贴,于潜移默化中加强了教育引导;开展移风易俗,创新红白理事会章程,制定红白喜事白天正席不得超过13个菜的新规,杜绝了餐饮浪费和人情攀比;注重以文化人,成立新时代农民文化艺术团,涵盖锣鼓队、秧歌队、舞龙队等多支队伍,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为群众精神生活添光彩,使古村文韵飘新香;创新志愿载体,通过党建引领,组建10支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村敬老助老志愿服务队每周会到孤寡或独居老人家中,帮助打扫卫生,收拾床单被褥;定期表彰先进,褒善扬德,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创建评选活动。

下一步,社树村将建设社树村村史馆、社树村摄影展馆,增加亮点,吸引游客;新编写以郑国渠水文化为主题的秦腔戏,在水利会馆进行演出;开设社树直播、加强宣传、冲破瓶颈,走出一条具有社树特色的文化引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委办公室)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