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代县:非遗花开振兴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是经历岁月洗礼、薪火相传的智慧结晶。如今,这些璀璨的非遗宛若粒粒珍珠,洒落在中国的壮美河山、广袤城乡。
峨口挠阁空中舞蹁跹,杨家战鼓城下震雄关,雁门匠心传家久,代州黄酒香飘远……地处巍巍雁门雄关之下、滔滔滹沱河畔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县现有非遗项目10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市级25项、县级69项;非遗文化传承人335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11名、市县级322名。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更好地将非遗传承与乡村发展结合起来,让多彩非遗在助力民富村兴的实践中绽放新的光芒,代县持续完善优化机制、有序推进工坊建设、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路上闪耀出新的光芒。
代县非遗文化推广活动现场。
优化机制助传承
每年春节期间,峨口镇峨西、楼街、郝街等村的村民都会身穿盛装走上街头,扛起装扮成戏剧人物的孩童,在清脆悦耳的唢呐、铿锵激越的鼓笙的伴奏下,开始一场精彩的空中舞蹈。
峨口挠阁是流传在代县雁门关内外的一种特殊的“百戏杂艺”,被称为“无言的戏剧,空中的舞蹈,流动的杂技,鲜活的雕塑,东方的芭蕾”,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表演中,小演员多为五六岁的小孩,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古装戏剧人物,站立在特制的铁架子上,用宽布带绑缚固定好,由体魄健壮、音乐感强的成年男子将小演员挠在肩上。当乐声响起,下面的壮汉迈开粗犷沉稳的舞步,上面的小演员翩翩起舞,舞姿甚为优美。
近年来,峨口挠阁已成为全国人口文化节、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中国秧歌节等大型展演活动的常客。这与代县持续完善优化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密切相关。
为更好地传承峨口挠阁、雁绣坊刺绣等传统文化,代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为资源,以产品为纽带,着力构建“一平台(家庭工坊管理平台)、两体系(就业体系、帮扶体系)、三机制(认定机制、退出机制、考核机制)”,建立一个劳动力台账和维权、电商、快递三大工作站,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推动“非遗文化”转化为“非遗产业”。
凭借完善的机制,峨口挠阁、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代县黄酒酿造技艺、代县面塑等不断走出代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
代县非遗文化产品展示。
建设工坊助发展
“要立足当前、力求实效,依托我县富有特色、具备一定基础和市场前景的手工业、非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建设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营销等方式,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日前,代县专门召开手工业和非遗工坊发展座谈会,研讨非遗工坊发展工作。
非遗工坊,一头连着传承人,一头连着脱贫群众。近年来,代县高度重视非遗工坊建设工作,切实将工坊建设发展作为推动群众就业增收的一项好事要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具体工作中,该县立足当前、力求实效,依托当地富有特色、具备一定基础和市场前景的手工业、非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建设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营销等方式,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其中,代县家庭工坊非遗产品展示馆作为规模较大的县级展览中心,通过展示展销、技能评比、研学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推动了“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的转变,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就业增收的有效结合。
近年来,代县已通过各种渠道、各类方式共开展非遗技能培训110余期,参与学员7000余人,人均就业增收5000多元,带动收入3000多万元。全县共有家庭工坊16个,带动劳动力5000多人,脱贫人口2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农历“二月二”,代县非遗文化宣传表演活动现场。
培育龙头强带动
在代县雁剪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喝彩冬奥”、舞龙灯、跑旱船等一件件精剪细刻的剪纸作品令人眼花缭乱。
这家公司由代县新生代剪纸非遗传承人张岩松创办,是当地传承非遗文化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常年致力于剪纸技能培训,帮助300余名农村脱贫妇女通过销售剪纸作品年均增收3200元。
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代县分外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近年来,该县依托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开发多种非遗产品,鼓励支持非遗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非遗+公司+个人”模式带动群众增收,切实把民间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农民增收硬支撑。
其中,雁门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贵庭、省级非遗传承人杨美恩创立的杨氏古建公司培训脱贫群众并带动其就业,共招聘并培训1100多人,带动脱贫户增收2000多万元。67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创立代县雁绣坊,深入全县所有乡镇组织妇女传授技艺3500余人次。雁绣坊采用“公司+个户”模式,公司集中培训技艺,个户分散生产制作,产品由公司免费代销,手艺好的脱贫妇女仅凭此年收入就可达2万元,带领广大农村妇女走出了一条“刺绣增收路”。市级非遗传承人王锁贵创办望台工艺砖雕厂,通过培训班传承砖雕技艺,学员达200余人,学员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正下社村脱贫户段月梅依靠刺绣年增收3000多元,上磨坊乡十里铺村脱贫户李粉团的第一幅刺绣作品就卖了4500元。
同时,代县持续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组织代县雁绣、面塑等8项非遗项目和高凤兰、白晓玲、张岩松等8名代表性传承人,走进职业高中、新城小学等5所学校课堂,培育了一批在校非遗传承人。(供稿单位:山西省代县乡村振兴局)
山西代县:非遗花开振兴路
时间:2024-07-23 00:08:5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4期
作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是经历岁月洗礼、薪火相传的智慧结晶。如今,这些璀璨的非遗宛若粒粒珍珠,洒落在中国的壮美河山、广袤城乡。
峨口挠阁空中舞蹁跹,杨家战鼓城下震雄关,雁门匠心传家久,代州黄酒香飘远……地处巍巍雁门雄关之下、滔滔滹沱河畔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县现有非遗项目10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市级25项、县级69项;非遗文化传承人335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11名、市县级322名。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更好地将非遗传承与乡村发展结合起来,让多彩非遗在助力民富村兴的实践中绽放新的光芒,代县持续完善优化机制、有序推进工坊建设、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路上闪耀出新的光芒。
代县非遗文化推广活动现场。
优化机制助传承
每年春节期间,峨口镇峨西、楼街、郝街等村的村民都会身穿盛装走上街头,扛起装扮成戏剧人物的孩童,在清脆悦耳的唢呐、铿锵激越的鼓笙的伴奏下,开始一场精彩的空中舞蹈。
峨口挠阁是流传在代县雁门关内外的一种特殊的“百戏杂艺”,被称为“无言的戏剧,空中的舞蹈,流动的杂技,鲜活的雕塑,东方的芭蕾”,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表演中,小演员多为五六岁的小孩,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古装戏剧人物,站立在特制的铁架子上,用宽布带绑缚固定好,由体魄健壮、音乐感强的成年男子将小演员挠在肩上。当乐声响起,下面的壮汉迈开粗犷沉稳的舞步,上面的小演员翩翩起舞,舞姿甚为优美。
近年来,峨口挠阁已成为全国人口文化节、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中国秧歌节等大型展演活动的常客。这与代县持续完善优化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密切相关。
为更好地传承峨口挠阁、雁绣坊刺绣等传统文化,代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为资源,以产品为纽带,着力构建“一平台(家庭工坊管理平台)、两体系(就业体系、帮扶体系)、三机制(认定机制、退出机制、考核机制)”,建立一个劳动力台账和维权、电商、快递三大工作站,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推动“非遗文化”转化为“非遗产业”。
凭借完善的机制,峨口挠阁、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代县黄酒酿造技艺、代县面塑等不断走出代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
代县非遗文化产品展示。
建设工坊助发展
“要立足当前、力求实效,依托我县富有特色、具备一定基础和市场前景的手工业、非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建设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营销等方式,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日前,代县专门召开手工业和非遗工坊发展座谈会,研讨非遗工坊发展工作。
非遗工坊,一头连着传承人,一头连着脱贫群众。近年来,代县高度重视非遗工坊建设工作,切实将工坊建设发展作为推动群众就业增收的一项好事要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具体工作中,该县立足当前、力求实效,依托当地富有特色、具备一定基础和市场前景的手工业、非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建设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营销等方式,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其中,代县家庭工坊非遗产品展示馆作为规模较大的县级展览中心,通过展示展销、技能评比、研学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推动了“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的转变,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就业增收的有效结合。
近年来,代县已通过各种渠道、各类方式共开展非遗技能培训110余期,参与学员7000余人,人均就业增收5000多元,带动收入3000多万元。全县共有家庭工坊16个,带动劳动力5000多人,脱贫人口2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农历“二月二”,代县非遗文化宣传表演活动现场。
培育龙头强带动
在代县雁剪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喝彩冬奥”、舞龙灯、跑旱船等一件件精剪细刻的剪纸作品令人眼花缭乱。
这家公司由代县新生代剪纸非遗传承人张岩松创办,是当地传承非遗文化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常年致力于剪纸技能培训,帮助300余名农村脱贫妇女通过销售剪纸作品年均增收3200元。
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代县分外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近年来,该县依托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开发多种非遗产品,鼓励支持非遗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非遗+公司+个人”模式带动群众增收,切实把民间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农民增收硬支撑。
其中,雁门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贵庭、省级非遗传承人杨美恩创立的杨氏古建公司培训脱贫群众并带动其就业,共招聘并培训1100多人,带动脱贫户增收2000多万元。67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创立代县雁绣坊,深入全县所有乡镇组织妇女传授技艺3500余人次。雁绣坊采用“公司+个户”模式,公司集中培训技艺,个户分散生产制作,产品由公司免费代销,手艺好的脱贫妇女仅凭此年收入就可达2万元,带领广大农村妇女走出了一条“刺绣增收路”。市级非遗传承人王锁贵创办望台工艺砖雕厂,通过培训班传承砖雕技艺,学员达200余人,学员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正下社村脱贫户段月梅依靠刺绣年增收3000多元,上磨坊乡十里铺村脱贫户李粉团的第一幅刺绣作品就卖了4500元。
同时,代县持续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组织代县雁绣、面塑等8项非遗项目和高凤兰、白晓玲、张岩松等8名代表性传承人,走进职业高中、新城小学等5所学校课堂,培育了一批在校非遗传承人。(供稿单位:山西省代县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