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县:坚持以群众增收论英雄,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嵩县城关镇千亩丹参种植基地
今年以来,河南省嵩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要位置,紧盯脱贫人口增收这个“牛鼻子”,制定了《关于有效增加群众收入的意见》、“牛十条”、“企十条”、“金融十条”等一系列措施,牢固树立“以有效增加群众收入论英雄”的鲜明导向,通过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扩大就业、创业,盘活资源资产,强化金融扶持,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工作再开新局。
政策宣传凝聚发展合力
突出“宣”字,做好培养村户两级“明白人”文章。嵩县高度重视“明白人”培养工作,年初以来,组建县、乡、行业部门等4000余人的三级宣讲团,制定政策宣传手册7500份,印发政策解读资料15万份,在全县广泛开展了富民政策宣讲活动,累计宣讲1000余场;确保政策宣讲从源头上不走偏,为政策对接到户提供精准指导;持续以“周四惠民助企日”“万名干部入万户”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调动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及党员作用,深入到群众家中,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答疑解惑,及时了解家庭发展思想动态、解决问题困难。同时在嵩县融媒体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辟《富民征收大家谈》专栏,由乡镇主要领导、村支部书记、增收群众等人员结合实际,谈做法、话增收,充分展示嵩县在脱贫增收、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等方面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群众致富信心。
洛阳嵩县“中原药谷”首届伏牛山中药材交易会现场
特色产业夯实发展硬支撑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促增收。嵩县立足道地药材资源,培育壮大“丹参、连翘、山茱萸、柴胡、黄精、皂角刺”六朵金花,通过推出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4321”收益分配模式(收益的40%用于产业再发展,30%作为股金返还给农民,20%作为村集体收益,10%作为合作社人员工资奖补)、“订单农业”(企业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签署保底价收购协议,农户分散代种)及租金、薪金、股金“三金叠加”等模式,着力打造“保障链”“生产链”“价值链”,推动资源多形态保护、品种多形式种植、产品多层次加工、产品多渠道销售、产业多业态融合,目前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62.5万亩,千亩以上连片产业基地33个,建成“嵩县伏牛山中药材交易中心”,举办首届伏牛山中药材交易会和“中原药谷”高质量发展论坛,持续增强中药材发展动能。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为嵩县农户增收致富铺路架桥,累计带动农户8万余户,脱贫群众1.2万户。
二是探索“托牛所”模式,促进村集体群众双增收。嵩县充分利用“四荒地”,采取“村集体领建、农户联建、龙头企业投建”模式,实行“夏秋放牧、春冬托管”,集中饲养、统一管理“全程托管”两种托管代养方式,创新推行“托牛所”发展模式,出台“牛十条”,推出“养牛贷”,搞好“牛服务”,全方位破解养牛产业用地、环保、资金、技术等瓶颈难题。建成投用河南省首家“牛交所”网上交易平台,新建“托牛所”63个,总数达153个,培育万头以上养牛示范乡镇7个,千头以上养牛示范村40个,引导2300户农户“退村入所”集中“托管代养”肉牛1.6万头,有效破解农户土地、技术、劳力等难题,实现多方增收。
三是用活用足金融政策促增收。以普惠金融为抓手,全县已建成32个普惠金融服务站,完成8个乡镇的整镇授信,195个村的整村授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05万元,发放养牛贷3429户、2.2亿元,食用菌贷余额1.13亿元;养羊贷余额5513.8万元;中药材贷余额7809.86万元,助力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转移就业稳住增收基本盘
坚持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输转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性举措来抓,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打好“培训牌”,助力就业行稳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和市场用工需求提出“三工六农九服务”培训重点,聚焦“有场所、有平台、有计划、有证书、有品牌、有基地、有就业、有创业、有产业、有增收”等“十有”举措,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有效拓宽了群众就业门路,截至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万人次,其中脱贫人口1.09万次。打好“品牌牌”,助力就业纾困解难。推行“技能协会+技能培训+劳务公司”的运作模式,积极打造“嵩州焊工”、“嵩州家政”、“嵩州建工”劳务品牌,与旅游推介、招商推介相结合,助力本地人力资源走出去并形成劳务品牌,到杭州、上海、广州等地开展劳务品牌推介,实现技能培训到持证增收的有机衔接。截止目前,全县在外务工13.9万人,其中脱贫人口4.2万人。
云合民宿
乡村旅游拓宽乡村致富路
做实乡村旅游,紧盯“文旅融合+康养+生态”乡村旅游新风口,加快推进精品民宿和白云山、天池山、陆浑湖3大高端民宿集群建设,建设特色民宿70余家、床位2000余张,建成德亭桃源里、何村姜岭等露营地9个。2023年1月至10月初,嵩县全域旅游接待人数1076.06万人次,旅游收入42.87亿,同比增长39%,全域游焕发出强大的“吸金”魅力,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庭院经济盘活乡村“微经济”
嵩县鼓励农户整合庭院及周边资源,发展不同类型、多种模式庭院经济,让“方寸闲地”变身“增收宝地”,以“庭院+特色种养”“庭院+特色手工”“庭院+休闲旅游”“庭院+电商经济”“庭院+综合服务”等模式,高质量发展16个庭院经济示范村、30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申报庭院种养殖脱贫户4800余户,有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河南省嵩县乡村振兴局 供稿)
河南嵩县:坚持以群众增收论英雄,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时间:2023-11-15 11:11:2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嵩县城关镇千亩丹参种植基地
今年以来,河南省嵩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要位置,紧盯脱贫人口增收这个“牛鼻子”,制定了《关于有效增加群众收入的意见》、“牛十条”、“企十条”、“金融十条”等一系列措施,牢固树立“以有效增加群众收入论英雄”的鲜明导向,通过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扩大就业、创业,盘活资源资产,强化金融扶持,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工作再开新局。
政策宣传凝聚发展合力
突出“宣”字,做好培养村户两级“明白人”文章。嵩县高度重视“明白人”培养工作,年初以来,组建县、乡、行业部门等4000余人的三级宣讲团,制定政策宣传手册7500份,印发政策解读资料15万份,在全县广泛开展了富民政策宣讲活动,累计宣讲1000余场;确保政策宣讲从源头上不走偏,为政策对接到户提供精准指导;持续以“周四惠民助企日”“万名干部入万户”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调动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及党员作用,深入到群众家中,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答疑解惑,及时了解家庭发展思想动态、解决问题困难。同时在嵩县融媒体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辟《富民征收大家谈》专栏,由乡镇主要领导、村支部书记、增收群众等人员结合实际,谈做法、话增收,充分展示嵩县在脱贫增收、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等方面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群众致富信心。
洛阳嵩县“中原药谷”首届伏牛山中药材交易会现场
特色产业夯实发展硬支撑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促增收。嵩县立足道地药材资源,培育壮大“丹参、连翘、山茱萸、柴胡、黄精、皂角刺”六朵金花,通过推出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4321”收益分配模式(收益的40%用于产业再发展,30%作为股金返还给农民,20%作为村集体收益,10%作为合作社人员工资奖补)、“订单农业”(企业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签署保底价收购协议,农户分散代种)及租金、薪金、股金“三金叠加”等模式,着力打造“保障链”“生产链”“价值链”,推动资源多形态保护、品种多形式种植、产品多层次加工、产品多渠道销售、产业多业态融合,目前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62.5万亩,千亩以上连片产业基地33个,建成“嵩县伏牛山中药材交易中心”,举办首届伏牛山中药材交易会和“中原药谷”高质量发展论坛,持续增强中药材发展动能。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为嵩县农户增收致富铺路架桥,累计带动农户8万余户,脱贫群众1.2万户。
二是探索“托牛所”模式,促进村集体群众双增收。嵩县充分利用“四荒地”,采取“村集体领建、农户联建、龙头企业投建”模式,实行“夏秋放牧、春冬托管”,集中饲养、统一管理“全程托管”两种托管代养方式,创新推行“托牛所”发展模式,出台“牛十条”,推出“养牛贷”,搞好“牛服务”,全方位破解养牛产业用地、环保、资金、技术等瓶颈难题。建成投用河南省首家“牛交所”网上交易平台,新建“托牛所”63个,总数达153个,培育万头以上养牛示范乡镇7个,千头以上养牛示范村40个,引导2300户农户“退村入所”集中“托管代养”肉牛1.6万头,有效破解农户土地、技术、劳力等难题,实现多方增收。
三是用活用足金融政策促增收。以普惠金融为抓手,全县已建成32个普惠金融服务站,完成8个乡镇的整镇授信,195个村的整村授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05万元,发放养牛贷3429户、2.2亿元,食用菌贷余额1.13亿元;养羊贷余额5513.8万元;中药材贷余额7809.86万元,助力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转移就业稳住增收基本盘
坚持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输转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性举措来抓,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打好“培训牌”,助力就业行稳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和市场用工需求提出“三工六农九服务”培训重点,聚焦“有场所、有平台、有计划、有证书、有品牌、有基地、有就业、有创业、有产业、有增收”等“十有”举措,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有效拓宽了群众就业门路,截至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万人次,其中脱贫人口1.09万次。打好“品牌牌”,助力就业纾困解难。推行“技能协会+技能培训+劳务公司”的运作模式,积极打造“嵩州焊工”、“嵩州家政”、“嵩州建工”劳务品牌,与旅游推介、招商推介相结合,助力本地人力资源走出去并形成劳务品牌,到杭州、上海、广州等地开展劳务品牌推介,实现技能培训到持证增收的有机衔接。截止目前,全县在外务工13.9万人,其中脱贫人口4.2万人。
云合民宿
乡村旅游拓宽乡村致富路
做实乡村旅游,紧盯“文旅融合+康养+生态”乡村旅游新风口,加快推进精品民宿和白云山、天池山、陆浑湖3大高端民宿集群建设,建设特色民宿70余家、床位2000余张,建成德亭桃源里、何村姜岭等露营地9个。2023年1月至10月初,嵩县全域旅游接待人数1076.06万人次,旅游收入42.87亿,同比增长39%,全域游焕发出强大的“吸金”魅力,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庭院经济盘活乡村“微经济”
嵩县鼓励农户整合庭院及周边资源,发展不同类型、多种模式庭院经济,让“方寸闲地”变身“增收宝地”,以“庭院+特色种养”“庭院+特色手工”“庭院+休闲旅游”“庭院+电商经济”“庭院+综合服务”等模式,高质量发展16个庭院经济示范村、30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申报庭院种养殖脱贫户4800余户,有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河南省嵩县乡村振兴局 供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