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补山河短板 战世纪贫困 ——宁夏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时间:2020-10-07 18:24:1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本刊记者 王健任

1.jpg

山河不济,人徒奈何!

昔日的宁夏,“千金难买一树绿,雨落黄岭万壑流”。黄河虽给宁夏带来塞上江南的美誉,但南部“苦瘠甲天下”的干旱山区,却让贫困有了“代名词”。

翻开中国减贫史,凭借改天换地的减贫历程和减贫成效,“宁夏篇章”浓墨重彩。

亲历奋斗者,最能体会宁夏改天换地的减贫历程。滔滔黄河水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带领宁夏各族儿女为了生存发展、摆脱贫困,立愚公之志,补山河短板,通过实施6次大规模移民,改写了123万群众的悲苦命运;以黄河为笔、山川为纸,在荒漠戈壁上勾勒出“田开沃野千渠润”的壮美画卷;八闽塞上不以山海为远,携手战贫24年,在塞上的山河间,处处都留下了“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减贫历程。

亲历苦难者,最能感受宁夏改天换地的减贫成效。巍巍贺兰山见证,从1982年实施“三西”扶贫开发以来,宁夏累计减贫341万人,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减贫89.5万人。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是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之一的土地上生存的宁夏各族儿女,在如今万象勃发的绝好荆关图卷上,取得了惊天动地的减贫成效。

党的恩情——改天换地

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的谢兴昌说,虽然从西吉县搬过来已经20多年了,但曾经在贫困中煎熬的感受,疼得那么真实,总让他半夜惊醒。醒来后的他望着眼前的一切,又觉得像梦一样,美得那么不真实。

“是他,把贫困塞进了梦里变成了过去,又把过去梦里的好日子变成了现实……”谢兴昌指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说。

谢兴昌过去在贫困中的煎熬,24年里4次赴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切身体会。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宁夏,6天的翻山越岭,他被西海固的极端贫困所震撼。

西海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以及中卫市海原县和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9个贫困县区,占宁夏全区总面积的65%。

“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耕种山梁峁,刮风浮土跑”,这是过去西海固的真实写照,在这方以最大代价维持生命最低限度的土地上,“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一直牵挂着西海固人民,历届党政领导人都亲临考察,拨款、送粮,多方扶持救济,让西海固人民生活生产环境有了一定改善。然而,西海固的天太旱了、地太贫了、人太穷了,截至1982年,西海固农民人均有粮仅88公斤,人均纯收入44元,70%的农户不能维持温饱,绝对贫困人口119.3万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982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绿了神州大地,党中央以果敢的勇气和毅力、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在西海固等地区启动“三西”(西海固、甘肃河西走廊、甘肃定西)农业建设,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的先河,让西海固儿女迎来了一次“新生”。

当时,西海固已无力、无法就地改变贫困局面,南部山区人口密度超过临界指标数倍甚至十几倍,人口超载已达到非迁出一部分人口不可的地步。而在川区引黄灌区边缘地带尚有荒地资源400多万亩,可开垦土地260多万亩,过境黄河水资源尚余8万亿立方米。

于是,因地制宜、山川统筹、异地发展,成为“三西”农业建设的3个“标签”。在“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建设方针指引下,从1983年开始,由中央财政每年拨出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三西”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兴建水利工程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干旱地区以梯田建设发展旱作农业,“水旱不通”地区则开展劳动力转移或移民搬迁。

一场以川济山、山川共建共享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工程,在宁夏正式启动。这是一部扶贫开发史,也是一部移民发展史、生态建设史。

“平三田、掘井窖,誓让山河易旧貌;水旱迁、植林草,重筑家园秀美好……”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工程中,宁夏人民并不是孤军奋战,2000多公里外的福建亲人,把这里当成了家。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部署。10月,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担任组长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党中央“先富帮后富”的庄严承诺,随着由习近平同志亲自命名的闽宁村在永宁县一片戈壁滩上的破土动工,落地生根。

把贫困地区群众整体跨区域搬迁,有将村庄直接“吊”过来的意味,因此也称“吊庄”移民。在福建援助资金的支持下,1997年7月15日,“吊庄”移民村闽宁村正式奠基,第一批移民从西海固地区搬出,来到这个更具发展前景的“吊庄”。

从干山梁上搬到干沙滩里,奔腾而来的黄河水,让谢兴昌丝毫没有犹豫。卷起铺盖、背起锅碗、扛着铁锹,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干沙滩上,成了闽宁村拓荒者、建设者。

2020年6月10日,正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要求,“要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和他24年前,对闽宁协作工作提出“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的要求一脉相承。

伴随着闽宁村的建设,福建的干部来了,资金来了,农业技术专家来了,随后大批闽籍企业来了——20多年时间,在福建省的全面帮扶下,闽宁村从几百人的“吊庄”小村,成为如今6万多人安居乐业的闽宁镇,快得让谢兴昌感觉像做梦一样。

“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的要求,为宁夏“吊庄”移民、“1236工程”移民、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等6次大规模移民,擘画了蓝图,实实在在地改变了123.26万移民的命运——搬迁与建设并重,安居与乐业并行。

坡地改梯田、打井窖……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闽宁协作中主导的那些扶贫措施,也同样改变了无数西海固贫困家庭的命运。

如今,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的海原县甘城乡群众,永远都忘不了2000年6月26日,在福建扶贫干部的带领下,打出的全乡第一口井出水的时刻。闽宁协作20多年间,福建先后在宁夏贫困地区打井窖超过1.5万眼,解决了30万人、10余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宁夏,再次来到闽宁镇。宽敞的柏油路、鳞次栉比的红瓦白墙小楼、现代化的设施农业,让干沙滩变成了博物馆墙上的历史照片。

闽宁镇的变化,诠释了沧海桑田,但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各族儿女的深切关怀却始终如一,穿越20多年历史时空,又交汇在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各族儿女在脱贫攻坚战中,又迎来了一次“新生”。

每到年底,西吉县大堡村的马平春一家都会坐下来,来一次“年终盘点”,仔细算算一年的收成。2018年底,脱贫后的马平春算出当年全家收入6万多元后,还想算一笔账:这几年来,党和政府帮助他们家脱贫,到底花了多少钱?

危房改造,政府补助2.5万元;翻了两个山梁,穿过一条深沟后通到院子里的自来水,没有5万元下不来;3个孩子每年减免学费、享受补助加起来也得1万多元;还有父母的低保、养老保险、5万元贴息贷款、村卫生室、通到家门口的路、院门口的路灯……

光为自己一户脱贫,国家就投入这么多钱,那全村、全乡乃至宁夏这么多贫困群众,党和国家得投多少钱?马平春说:“我们这些穷庄稼汉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党和政府凭什么下这么大力气帮扶我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再次给出了答案。

伟大的减贫实践起承转合,但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的篇章没有句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支持下,宁夏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将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从六盘山下到黄河岸边,处处见证着新时期中国减贫的宁夏奇迹。

全面小康,宁夏在望。我们和马平春的“年底盘点”一样,在收官之年,“盘点”一下宁夏脱贫攻坚的成果。

山绿了——曾经的“和尚头”山,如今青山葱郁、群岭叠翠。尤其在西海固,经过18年的退耕还林还草,15年的封山禁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造林绿化等工程,这里的生态系统开始良性循环,仅固原市的森林覆盖率就由2000年的12.8%提升至现在的28.4%,林草覆盖度达73%,平均降水量由1982年282.1毫米提高到现在400毫米左右。

地肥了——曾经“春种一斤谷,秋收一斗粮”的土地,甚至寸草不生的戈壁滩,让宁夏土地呈现一种特有的颜色——“贫瘠黄”。脱贫攻坚以来,产业扶贫在塞外大地上绘就出一幅多彩图景:35万多亩的枸杞,点亮了塞上大地的红色活力;46万多亩的葡萄,为宁夏亮出一张自带芳香的紫色名片;石头缝里长出来的硒砂瓜,创造了戈壁滩上的绿色传奇;迎风摇曳的17万亩黄花菜,那是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黄色希望;如同地上浮动的白云,具有70多亿元品牌价值的“盐池滩羊”,多次被端上了国宴。

水甜了——曾经“苦得连牲口都不肯喝”的盐碱水,早已被自来水龙头里甘甜的黄河水冲得不见踪影。脱贫攻坚以来,宁夏投资19.6亿元,彻底解决了43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贫困地区集中供水率达到98%。

人富了——曾经以“吃饱肚子”为一生最大愿望的宁夏各族儿女,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贫困人口从91.35万人减少到1.8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2.9%下降至0.47%,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856元增长到10415元。在战胜贫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宁夏各族儿女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正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气概向最后的硬骨头发起总攻,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姿态奋勇夺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这是承诺的分量——为了宁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山河可改!

这是人民的分量——为了宁夏各族儿女的全面小康,天地可换!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过上好日子的宁夏各族儿女,永远不会忘记党的像黄河水一样无私、甘甜的恩情。

宁夏儿女——战天斗地

对常空想的人来说,梦想与现实之间,隔山跨水,遥不可期。但对敢于战天斗地、拼搏奋进的人来说,梦想与现实之间只需移山架桥,奋勇可得。

“苦”的味道,让宁夏的干部群众刻骨铭心——水是苦的,饭是苦的,庄稼人的生活也是苦的。但他们深知,贫穷不是宿命,苦熬不如苦干。因此,“苦”的味道,也造就了他们苦干的品质精神。

如同戈壁滩上的荒芜一样,宁夏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的贫困也是因水而起。这里的姑娘们还记得,嫁人不看房不看粮,家里水窖又多又深的男人最值得托付终身;这里的庄稼人还记得,出门前不锁门但一定要把家里的水窖拴上几条链,挂上几把锁。

水的诱惑,可以让同心县旱天岭村的马建兴在1995年的盛夏走上两天两夜,到黄河边上痛饮一次黄河水。“何时能天天痛饮黄河水?”马建兴在黄河边上的呐喊,在一年后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奠基仪式上,有了回响。

1994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后,当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确立了“兴水治旱,以水为核心,以科技为重点,扶贫到村到户”的思路,决定用7年时间(1994—2000年),在8个国定贫困县的100个贫困乡镇对1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大规模的扶贫攻坚的战略决策。

“兴水治旱”,“兴”的就是黄河水。在这项跨世纪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中,在横跨250多公里的距离内,宁夏儿女将黄河水分4级扬高300多米,从根本上改变了宁夏南部山区的发展条件,实现了百万人口生存发展和山川协调发展。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总投资36.7亿元,累计建设支斗农渠4100公里,开发水浇地80.63万亩,安置移民40.51万人。

如今,搬到红寺堡的马建兴,拧开厨房的水龙头就能实现“痛饮黄河水”的愿望。罗山脚下的不毛之地,和马建兴一样,也因黄河水重获新生,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

红寺堡人都记得,开发前的戈壁滩上,“连鬼都没有”。作为红寺堡扶贫扬黄工程指挥部第一批7位干部之一的吴忠市委常委、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可以作证。

为了能够让移民有序搬迁,每个移民县都成立了扶贫扬黄工程指挥部。1999年春节前夕,搬迁群众纷纷放下锄头、铁锹回老家过年,方圆几十公里的戈壁滩上,只剩下滑志敏和另一位同事。晚上,狂风在空旷的荒野上“鬼哭狼嚎”,卷起来的砂石把帐篷吹打得啪啪响,吓坏了那位同事。滑志敏安慰他:“不用怕,这段时间我看了,这里方圆几十公里连座坟都没有,哪来的鬼?”

方圆几十公里没有一户人、一滴水、一棵树,但和群众一同喝苦水的像滑志敏一样的宁夏干部从来不怕吃苦,建房筑路、挖渠引水、平田修地、植树造林、抗沙救灾,让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从此有了人间烟火。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变的是宁夏干部苦干实干的执着和坚定。“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谆谆嘱托,激发了宁夏儿女内心积蓄已久的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迸发出战天斗地的能量,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壮志,手握长缨,誓要缚住贫困苍龙。

在脱贫攻坚战中,宁夏干部群众消除贫困时虽战天斗地的意志不改,但方式却从“战天斗地”变成了“守天护地”。

从到沙滩里摸爬滚打的移民干部到盐池县的“滩羊书记”,滑志敏的战贫思路变了。 

一片片广袤荒凉的盐碱地和滩涂,为盐池县戴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穷帽子”的同时,也为喝苦水、吃甘草的滩羊贴上了“盐池滩羊”的标签。

“盐池滩羊”好吃也好卖,是当地难得的特色扶贫产业之一。近年来,有人想把“盐池滩羊”产业的“量”做大,但曾经战天斗地的滑志敏却想在这片千疮百孔的黄土地上“守天护地”,坚持把“质”做强。

“量”做大容易,扩大养殖规模就能实现;“质”做强不易,肉的品质要提升,市场要拓展。

于是,滑志敏从县委书记变成了“滩羊书记”,把散养的滩羊赶进了圈里,把甘草做成颗粒装进了袋里,背着羊肉、带着厨子,把“盐池滩羊”送到了全国26个省份40个大中城市,并数次端上了国宴。

还是那些羊,品牌价值却达到了70多亿元。“去年城里人以每只1888元私人订购了10只羊,还在羊圈外面安装了摄像头。”盐池县皖记沟村的贫困户王建武说,养了20多年的羊,终于在今天发了“羊财”。

而盐池县马儿庄村贫困户高锦红把旱地变成水浇地的梦想,随着黄河水的到来终于能实现时,村干部却突然告诉他不能再“浇地”了。原来盐池县推广节水滴灌技术,马儿庄建起了3座共17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在泵房完成水肥一体化操作后,连通泵房的黑色主管道直通田间地头,一条条滴灌管好似“毛细血管”,将水精准送达庄稼根部。

如今,马儿庄村6000多亩水浇地,11个人就能种完;每亩灌溉用水从原来的500立方米降至215立方米;玉米亩产从大水漫灌的1200斤增加到1400斤。

2020年盐池县遭遇罕见的春夏连旱,在过去遭遇这样的年景,拉水抗旱是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但今年盐池县的干部们却胸有成竹,全县26.6万亩节水特色种植示范区里的作物郁郁葱葱,又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在宁夏脱贫攻坚战场上,也实现了“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改变。宁夏广大扶贫干部下足绣花功夫,把党的好政策“精准滴管”到了每一位贫困群众身上。

固原市西吉县扶贫办原干部撒凤虎对“精准”二字的追求,坚定执着。走进撒凤虎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摆满了全县建档立卡户马铃薯项目完成情况统计表、贫困村“五通八有”摸底表等各种表格。打开他的电脑,一个名为“小撒”的文件夹里密密麻麻存储着上千个文档、表格。西吉县任何一户贫困户家里养了几只羊、种了几亩马铃薯,都能在这个文件夹里查到。

西吉县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西吉县扶贫办,撒凤虎主要负责各类扶贫项目规划。在他看来,大规划,要在西吉县每一位贫困群众身上见到实效才算精准。 

对“精准”的执着追求,让撒凤虎患上了“强迫症”。一个项目表最后金额的小数点后两位对不上,大家都说差这几分几毛钱没啥大问题。但是他却把几百项数据重新一一核对,最终让所有数据完全一致。

2017年12月10日,这位在扶贫战线工作20多年的回族干部,因劳累过度,永远离开了他的工作岗位。“他的坟好找,西吉县贫困群众的嘴,就是他的碑……”

像戈壁滩上每一棵战风斗沙的草木一样,宁夏每一位平凡的干部群众背后都有与贫困抗争的战天斗地的故事。这些故事,也在闽宁协作中的福建干部、企业家身上延续着,他们把宁夏当成了家,把自己当成了宁夏人。

“党交给的任务,我一定要完成!”

这是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林月婵20多年前在闽宁协作工作中立下的誓言。

1997年2月,肩负着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具体落实闽宁协作的任务,林月婵一行13人,第一次踏进了塞上宁夏。就从这一次开始,直到2007年退休,林月婵总共到宁夏40多次,一次之行变成了一生之情。

从“移民吊庄”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菌草推广”到“招商引资”,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福建援宁的每一个项目里,都有着林月婵的心血和关注。只要碰到难题,不管宁夏还是福建,干部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先给林月婵打电话求援。所以至今,林月婵手机中储存的号码,最多的就是宁夏的。林月婵说,永远忘不了闽宁这份缘。

“一定要为宁夏的乡亲们做点什么!”

这是闽籍企业家陈德启2007年初到宁夏考察,望着在戈壁滩上战天斗地的干部群众,立下的誓言。

10多年后,当初的铮铮誓言在永宁县戈壁滩上10万亩的酿酒葡萄基地里,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做国际贸易和食品公司的他,把公司业务全部交给家人经营,独身一人在戈壁滩里一扎就是10多年。

10多年来,陈老板变成了种葡萄的“陈老汉”。为了阻挡戈壁滩上的风沙,他带领当地群众种下了500多万棵小白杨,累计投入10多亿元,进行土地整理、葡萄树种植、酒庄建设……

如今,陈德启打造的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已经成为宁夏迅速崛起的葡萄酒产业的引领者,形成了集葡萄种植、加工、分拣、物流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基地年产葡萄酒50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

帕耳国际有机葡萄酒大赛2金3银,三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1金2银……这些年,陈德启拿到的有分量的国际大奖不胜枚举,但让他最骄傲的成就,是把干沙滩变成了各大葡萄酒商争相落地的金沙滩,让宁夏的葡萄酒产业更上一层楼,让数万名当地群众有了脱贫致富的奔头。

这片让贫困有了代名词的大地上,将第一次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生存的宁夏儿女,将全面实现小康。

欢呼吧,英雄的宁夏儿女——我们即将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塞上大地每一位宁夏儿女,都能在全面小康的千年愿景中,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跳跃吧,英雄的宁夏儿女——我们即将迎接这百年奋斗的伟大胜利,经过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宁夏儿女将以全面小康的不朽业绩,与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梦随黄河逐浪高!塞上江南,又将起宏图……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宁夏扶贫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补山河短板 战世纪贫困 ——宁夏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时间:2020-10-07 18:24:1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本刊记者 王健任

1.jpg

山河不济,人徒奈何!

昔日的宁夏,“千金难买一树绿,雨落黄岭万壑流”。黄河虽给宁夏带来塞上江南的美誉,但南部“苦瘠甲天下”的干旱山区,却让贫困有了“代名词”。

翻开中国减贫史,凭借改天换地的减贫历程和减贫成效,“宁夏篇章”浓墨重彩。

亲历奋斗者,最能体会宁夏改天换地的减贫历程。滔滔黄河水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带领宁夏各族儿女为了生存发展、摆脱贫困,立愚公之志,补山河短板,通过实施6次大规模移民,改写了123万群众的悲苦命运;以黄河为笔、山川为纸,在荒漠戈壁上勾勒出“田开沃野千渠润”的壮美画卷;八闽塞上不以山海为远,携手战贫24年,在塞上的山河间,处处都留下了“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减贫历程。

亲历苦难者,最能感受宁夏改天换地的减贫成效。巍巍贺兰山见证,从1982年实施“三西”扶贫开发以来,宁夏累计减贫341万人,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减贫89.5万人。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是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之一的土地上生存的宁夏各族儿女,在如今万象勃发的绝好荆关图卷上,取得了惊天动地的减贫成效。

党的恩情——改天换地

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的谢兴昌说,虽然从西吉县搬过来已经20多年了,但曾经在贫困中煎熬的感受,疼得那么真实,总让他半夜惊醒。醒来后的他望着眼前的一切,又觉得像梦一样,美得那么不真实。

“是他,把贫困塞进了梦里变成了过去,又把过去梦里的好日子变成了现实……”谢兴昌指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说。

谢兴昌过去在贫困中的煎熬,24年里4次赴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切身体会。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宁夏,6天的翻山越岭,他被西海固的极端贫困所震撼。

西海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以及中卫市海原县和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9个贫困县区,占宁夏全区总面积的65%。

“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耕种山梁峁,刮风浮土跑”,这是过去西海固的真实写照,在这方以最大代价维持生命最低限度的土地上,“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一直牵挂着西海固人民,历届党政领导人都亲临考察,拨款、送粮,多方扶持救济,让西海固人民生活生产环境有了一定改善。然而,西海固的天太旱了、地太贫了、人太穷了,截至1982年,西海固农民人均有粮仅88公斤,人均纯收入44元,70%的农户不能维持温饱,绝对贫困人口119.3万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982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绿了神州大地,党中央以果敢的勇气和毅力、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在西海固等地区启动“三西”(西海固、甘肃河西走廊、甘肃定西)农业建设,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的先河,让西海固儿女迎来了一次“新生”。

当时,西海固已无力、无法就地改变贫困局面,南部山区人口密度超过临界指标数倍甚至十几倍,人口超载已达到非迁出一部分人口不可的地步。而在川区引黄灌区边缘地带尚有荒地资源400多万亩,可开垦土地260多万亩,过境黄河水资源尚余8万亿立方米。

于是,因地制宜、山川统筹、异地发展,成为“三西”农业建设的3个“标签”。在“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建设方针指引下,从1983年开始,由中央财政每年拨出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三西”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兴建水利工程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干旱地区以梯田建设发展旱作农业,“水旱不通”地区则开展劳动力转移或移民搬迁。

一场以川济山、山川共建共享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工程,在宁夏正式启动。这是一部扶贫开发史,也是一部移民发展史、生态建设史。

“平三田、掘井窖,誓让山河易旧貌;水旱迁、植林草,重筑家园秀美好……”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工程中,宁夏人民并不是孤军奋战,2000多公里外的福建亲人,把这里当成了家。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部署。10月,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担任组长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党中央“先富帮后富”的庄严承诺,随着由习近平同志亲自命名的闽宁村在永宁县一片戈壁滩上的破土动工,落地生根。

把贫困地区群众整体跨区域搬迁,有将村庄直接“吊”过来的意味,因此也称“吊庄”移民。在福建援助资金的支持下,1997年7月15日,“吊庄”移民村闽宁村正式奠基,第一批移民从西海固地区搬出,来到这个更具发展前景的“吊庄”。

从干山梁上搬到干沙滩里,奔腾而来的黄河水,让谢兴昌丝毫没有犹豫。卷起铺盖、背起锅碗、扛着铁锹,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干沙滩上,成了闽宁村拓荒者、建设者。

2020年6月10日,正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要求,“要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和他24年前,对闽宁协作工作提出“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的要求一脉相承。

伴随着闽宁村的建设,福建的干部来了,资金来了,农业技术专家来了,随后大批闽籍企业来了——20多年时间,在福建省的全面帮扶下,闽宁村从几百人的“吊庄”小村,成为如今6万多人安居乐业的闽宁镇,快得让谢兴昌感觉像做梦一样。

“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的要求,为宁夏“吊庄”移民、“1236工程”移民、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等6次大规模移民,擘画了蓝图,实实在在地改变了123.26万移民的命运——搬迁与建设并重,安居与乐业并行。

坡地改梯田、打井窖……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闽宁协作中主导的那些扶贫措施,也同样改变了无数西海固贫困家庭的命运。

如今,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的海原县甘城乡群众,永远都忘不了2000年6月26日,在福建扶贫干部的带领下,打出的全乡第一口井出水的时刻。闽宁协作20多年间,福建先后在宁夏贫困地区打井窖超过1.5万眼,解决了30万人、10余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宁夏,再次来到闽宁镇。宽敞的柏油路、鳞次栉比的红瓦白墙小楼、现代化的设施农业,让干沙滩变成了博物馆墙上的历史照片。

闽宁镇的变化,诠释了沧海桑田,但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各族儿女的深切关怀却始终如一,穿越20多年历史时空,又交汇在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各族儿女在脱贫攻坚战中,又迎来了一次“新生”。

每到年底,西吉县大堡村的马平春一家都会坐下来,来一次“年终盘点”,仔细算算一年的收成。2018年底,脱贫后的马平春算出当年全家收入6万多元后,还想算一笔账:这几年来,党和政府帮助他们家脱贫,到底花了多少钱?

危房改造,政府补助2.5万元;翻了两个山梁,穿过一条深沟后通到院子里的自来水,没有5万元下不来;3个孩子每年减免学费、享受补助加起来也得1万多元;还有父母的低保、养老保险、5万元贴息贷款、村卫生室、通到家门口的路、院门口的路灯……

光为自己一户脱贫,国家就投入这么多钱,那全村、全乡乃至宁夏这么多贫困群众,党和国家得投多少钱?马平春说:“我们这些穷庄稼汉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党和政府凭什么下这么大力气帮扶我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再次给出了答案。

伟大的减贫实践起承转合,但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的篇章没有句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支持下,宁夏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将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从六盘山下到黄河岸边,处处见证着新时期中国减贫的宁夏奇迹。

全面小康,宁夏在望。我们和马平春的“年底盘点”一样,在收官之年,“盘点”一下宁夏脱贫攻坚的成果。

山绿了——曾经的“和尚头”山,如今青山葱郁、群岭叠翠。尤其在西海固,经过18年的退耕还林还草,15年的封山禁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造林绿化等工程,这里的生态系统开始良性循环,仅固原市的森林覆盖率就由2000年的12.8%提升至现在的28.4%,林草覆盖度达73%,平均降水量由1982年282.1毫米提高到现在400毫米左右。

地肥了——曾经“春种一斤谷,秋收一斗粮”的土地,甚至寸草不生的戈壁滩,让宁夏土地呈现一种特有的颜色——“贫瘠黄”。脱贫攻坚以来,产业扶贫在塞外大地上绘就出一幅多彩图景:35万多亩的枸杞,点亮了塞上大地的红色活力;46万多亩的葡萄,为宁夏亮出一张自带芳香的紫色名片;石头缝里长出来的硒砂瓜,创造了戈壁滩上的绿色传奇;迎风摇曳的17万亩黄花菜,那是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黄色希望;如同地上浮动的白云,具有70多亿元品牌价值的“盐池滩羊”,多次被端上了国宴。

水甜了——曾经“苦得连牲口都不肯喝”的盐碱水,早已被自来水龙头里甘甜的黄河水冲得不见踪影。脱贫攻坚以来,宁夏投资19.6亿元,彻底解决了43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贫困地区集中供水率达到98%。

人富了——曾经以“吃饱肚子”为一生最大愿望的宁夏各族儿女,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贫困人口从91.35万人减少到1.8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2.9%下降至0.47%,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856元增长到10415元。在战胜贫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宁夏各族儿女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正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气概向最后的硬骨头发起总攻,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姿态奋勇夺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这是承诺的分量——为了宁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山河可改!

这是人民的分量——为了宁夏各族儿女的全面小康,天地可换!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过上好日子的宁夏各族儿女,永远不会忘记党的像黄河水一样无私、甘甜的恩情。

宁夏儿女——战天斗地

对常空想的人来说,梦想与现实之间,隔山跨水,遥不可期。但对敢于战天斗地、拼搏奋进的人来说,梦想与现实之间只需移山架桥,奋勇可得。

“苦”的味道,让宁夏的干部群众刻骨铭心——水是苦的,饭是苦的,庄稼人的生活也是苦的。但他们深知,贫穷不是宿命,苦熬不如苦干。因此,“苦”的味道,也造就了他们苦干的品质精神。

如同戈壁滩上的荒芜一样,宁夏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的贫困也是因水而起。这里的姑娘们还记得,嫁人不看房不看粮,家里水窖又多又深的男人最值得托付终身;这里的庄稼人还记得,出门前不锁门但一定要把家里的水窖拴上几条链,挂上几把锁。

水的诱惑,可以让同心县旱天岭村的马建兴在1995年的盛夏走上两天两夜,到黄河边上痛饮一次黄河水。“何时能天天痛饮黄河水?”马建兴在黄河边上的呐喊,在一年后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奠基仪式上,有了回响。

1994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后,当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确立了“兴水治旱,以水为核心,以科技为重点,扶贫到村到户”的思路,决定用7年时间(1994—2000年),在8个国定贫困县的100个贫困乡镇对1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大规模的扶贫攻坚的战略决策。

“兴水治旱”,“兴”的就是黄河水。在这项跨世纪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中,在横跨250多公里的距离内,宁夏儿女将黄河水分4级扬高300多米,从根本上改变了宁夏南部山区的发展条件,实现了百万人口生存发展和山川协调发展。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总投资36.7亿元,累计建设支斗农渠4100公里,开发水浇地80.63万亩,安置移民40.51万人。

如今,搬到红寺堡的马建兴,拧开厨房的水龙头就能实现“痛饮黄河水”的愿望。罗山脚下的不毛之地,和马建兴一样,也因黄河水重获新生,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

红寺堡人都记得,开发前的戈壁滩上,“连鬼都没有”。作为红寺堡扶贫扬黄工程指挥部第一批7位干部之一的吴忠市委常委、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可以作证。

为了能够让移民有序搬迁,每个移民县都成立了扶贫扬黄工程指挥部。1999年春节前夕,搬迁群众纷纷放下锄头、铁锹回老家过年,方圆几十公里的戈壁滩上,只剩下滑志敏和另一位同事。晚上,狂风在空旷的荒野上“鬼哭狼嚎”,卷起来的砂石把帐篷吹打得啪啪响,吓坏了那位同事。滑志敏安慰他:“不用怕,这段时间我看了,这里方圆几十公里连座坟都没有,哪来的鬼?”

方圆几十公里没有一户人、一滴水、一棵树,但和群众一同喝苦水的像滑志敏一样的宁夏干部从来不怕吃苦,建房筑路、挖渠引水、平田修地、植树造林、抗沙救灾,让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从此有了人间烟火。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变的是宁夏干部苦干实干的执着和坚定。“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谆谆嘱托,激发了宁夏儿女内心积蓄已久的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迸发出战天斗地的能量,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壮志,手握长缨,誓要缚住贫困苍龙。

在脱贫攻坚战中,宁夏干部群众消除贫困时虽战天斗地的意志不改,但方式却从“战天斗地”变成了“守天护地”。

从到沙滩里摸爬滚打的移民干部到盐池县的“滩羊书记”,滑志敏的战贫思路变了。 

一片片广袤荒凉的盐碱地和滩涂,为盐池县戴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穷帽子”的同时,也为喝苦水、吃甘草的滩羊贴上了“盐池滩羊”的标签。

“盐池滩羊”好吃也好卖,是当地难得的特色扶贫产业之一。近年来,有人想把“盐池滩羊”产业的“量”做大,但曾经战天斗地的滑志敏却想在这片千疮百孔的黄土地上“守天护地”,坚持把“质”做强。

“量”做大容易,扩大养殖规模就能实现;“质”做强不易,肉的品质要提升,市场要拓展。

于是,滑志敏从县委书记变成了“滩羊书记”,把散养的滩羊赶进了圈里,把甘草做成颗粒装进了袋里,背着羊肉、带着厨子,把“盐池滩羊”送到了全国26个省份40个大中城市,并数次端上了国宴。

还是那些羊,品牌价值却达到了70多亿元。“去年城里人以每只1888元私人订购了10只羊,还在羊圈外面安装了摄像头。”盐池县皖记沟村的贫困户王建武说,养了20多年的羊,终于在今天发了“羊财”。

而盐池县马儿庄村贫困户高锦红把旱地变成水浇地的梦想,随着黄河水的到来终于能实现时,村干部却突然告诉他不能再“浇地”了。原来盐池县推广节水滴灌技术,马儿庄建起了3座共17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在泵房完成水肥一体化操作后,连通泵房的黑色主管道直通田间地头,一条条滴灌管好似“毛细血管”,将水精准送达庄稼根部。

如今,马儿庄村6000多亩水浇地,11个人就能种完;每亩灌溉用水从原来的500立方米降至215立方米;玉米亩产从大水漫灌的1200斤增加到1400斤。

2020年盐池县遭遇罕见的春夏连旱,在过去遭遇这样的年景,拉水抗旱是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但今年盐池县的干部们却胸有成竹,全县26.6万亩节水特色种植示范区里的作物郁郁葱葱,又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在宁夏脱贫攻坚战场上,也实现了“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改变。宁夏广大扶贫干部下足绣花功夫,把党的好政策“精准滴管”到了每一位贫困群众身上。

固原市西吉县扶贫办原干部撒凤虎对“精准”二字的追求,坚定执着。走进撒凤虎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摆满了全县建档立卡户马铃薯项目完成情况统计表、贫困村“五通八有”摸底表等各种表格。打开他的电脑,一个名为“小撒”的文件夹里密密麻麻存储着上千个文档、表格。西吉县任何一户贫困户家里养了几只羊、种了几亩马铃薯,都能在这个文件夹里查到。

西吉县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西吉县扶贫办,撒凤虎主要负责各类扶贫项目规划。在他看来,大规划,要在西吉县每一位贫困群众身上见到实效才算精准。 

对“精准”的执着追求,让撒凤虎患上了“强迫症”。一个项目表最后金额的小数点后两位对不上,大家都说差这几分几毛钱没啥大问题。但是他却把几百项数据重新一一核对,最终让所有数据完全一致。

2017年12月10日,这位在扶贫战线工作20多年的回族干部,因劳累过度,永远离开了他的工作岗位。“他的坟好找,西吉县贫困群众的嘴,就是他的碑……”

像戈壁滩上每一棵战风斗沙的草木一样,宁夏每一位平凡的干部群众背后都有与贫困抗争的战天斗地的故事。这些故事,也在闽宁协作中的福建干部、企业家身上延续着,他们把宁夏当成了家,把自己当成了宁夏人。

“党交给的任务,我一定要完成!”

这是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林月婵20多年前在闽宁协作工作中立下的誓言。

1997年2月,肩负着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具体落实闽宁协作的任务,林月婵一行13人,第一次踏进了塞上宁夏。就从这一次开始,直到2007年退休,林月婵总共到宁夏40多次,一次之行变成了一生之情。

从“移民吊庄”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菌草推广”到“招商引资”,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福建援宁的每一个项目里,都有着林月婵的心血和关注。只要碰到难题,不管宁夏还是福建,干部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先给林月婵打电话求援。所以至今,林月婵手机中储存的号码,最多的就是宁夏的。林月婵说,永远忘不了闽宁这份缘。

“一定要为宁夏的乡亲们做点什么!”

这是闽籍企业家陈德启2007年初到宁夏考察,望着在戈壁滩上战天斗地的干部群众,立下的誓言。

10多年后,当初的铮铮誓言在永宁县戈壁滩上10万亩的酿酒葡萄基地里,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做国际贸易和食品公司的他,把公司业务全部交给家人经营,独身一人在戈壁滩里一扎就是10多年。

10多年来,陈老板变成了种葡萄的“陈老汉”。为了阻挡戈壁滩上的风沙,他带领当地群众种下了500多万棵小白杨,累计投入10多亿元,进行土地整理、葡萄树种植、酒庄建设……

如今,陈德启打造的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已经成为宁夏迅速崛起的葡萄酒产业的引领者,形成了集葡萄种植、加工、分拣、物流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基地年产葡萄酒50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

帕耳国际有机葡萄酒大赛2金3银,三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1金2银……这些年,陈德启拿到的有分量的国际大奖不胜枚举,但让他最骄傲的成就,是把干沙滩变成了各大葡萄酒商争相落地的金沙滩,让宁夏的葡萄酒产业更上一层楼,让数万名当地群众有了脱贫致富的奔头。

这片让贫困有了代名词的大地上,将第一次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生存的宁夏儿女,将全面实现小康。

欢呼吧,英雄的宁夏儿女——我们即将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塞上大地每一位宁夏儿女,都能在全面小康的千年愿景中,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跳跃吧,英雄的宁夏儿女——我们即将迎接这百年奋斗的伟大胜利,经过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宁夏儿女将以全面小康的不朽业绩,与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梦随黄河逐浪高!塞上江南,又将起宏图……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