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 “三项行动”让脱贫群众搭上“幸福快车”
浚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和脱贫群众生活新期盼,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为统领,坚持“三个聚焦”,实施“三项行动”
湖南城步县:发展特色种桃产业 庭院经济结出“致富果”
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白蓼洲村,农户利用“家门口”的十几亩闲置荒地发展特色种桃产业,让“方寸地”变“增收园”,丰富了群众的“果盘子”。
河南内乡:干部培训“四注重” 乡村振兴强支撑
河南省内乡县把干部培训作为提升能力、促进工作的关键,精心准备,扎实组织,促进外行变内行,内行变专家,为乡村振兴工作筑牢人才基础。
陕西镇巴:实施“三个三”“四强化”举措让残疾人在乡村振兴舞台上绽放新光彩
扶残亦是治平绩,疗疾尤为慈善功。大道康庄行共富,复兴伟业万家同。近年来,镇巴县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一目标,着力提升全县1.3万残疾人,6114户6334人残疾人脱贫户幸福指数,聚焦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心工作,以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为宗旨,健全完善机制,创新实施“三个三”举措、“四强化”措施,残疾人“巩固衔接”各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河北张北县: “三项行动”铺就群众“幸福路”
坚持“三个聚焦”,实施“三项行动”,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将脱贫群众就业增收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陕西渭滨:多措并举为乡村产业振兴聚人才
近年来,陕西省渭滨区将人才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通过培育实用人才、选派专业人才、实施人才项目等措施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产才深度融合的生动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共谋渠岸追赶超越的“珍珑棋局” ——陕西省三原县渠岸镇全力打造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启示录
安徽省歙县:强化民生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省歙县构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精准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不断强化医保民生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陕西咸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咸阳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川广元:“四个强化” 扎实抓好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今年以来,广元市坚持把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稳定增收,作为落实农民增收县委书记、县长负责制的重要内容、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支撑、作为培育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
“清茶话家常,畅谈社区事” 淇澳社区这场书记茶话会好热闹
书记茶话会,话出真心声。4月28日,淇澳社区举行“清茶话家常,畅谈社区事”书记茶话会——淇澳社区党建品牌“榕树夜话”系列活动。通过“细听书记说社区变化”、“来淇澳,这样玩”、“社区美,我建议”等环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家乡新变化,并变身旅游向导推荐淇澳打卡最佳路线。通过交流让群众增强参与社会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开启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山西洪洞:“1272”工作法领航巩固衔接工作
山西省洪洞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强巩固、抓衔接、促振兴”工作主基调,结合县域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响鼓重槌铺广度,讲真碰硬挖深度,凝聚全县奋进力量,创新务实推行“1272”工作法,点燃衔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黑龙江鸡西:多措并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鸡西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讲话精神,健全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突出重点难点、分类精准施策,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河北定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政策“宣传月”活动
定州市乡村振兴办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及建行定州支行,组建了一支政策水平强、理论素质高的帮扶政策宣讲团,通过悬挂宣传条幅、摆放刊板、发放宣传彩页、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防返贫政策知识。
浙江嘉善:窑望丰赢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成立
又是一年春意浓,春耕正当时。走进浙江嘉善干窑镇范东村,成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碧绿的麦田、整洁的乡村公路映处眼帘,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让人心旷神怡!29日上午,在范东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二楼的会议室举行了嘉善窑望丰赢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本次活动由干窑镇农业镇长叶明主持,嘉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国平、嘉善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县委两新工委副书记章沈波、嘉善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许建伟等领导出席,各镇(街道)分管农业副镇长(副主任)、农业农村办主任、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干窑镇各村书记、农业主任、
发扬开路先锋精神 续写好新时代“半条被子”故事 ——中国中铁帮扶汝城二十年纪实
巍巍罗霄,直冲云天;茫茫五岭,阻断南北。在罗霄山脉和五岭山脉交汇处,有一座千年古县静静的矗立在两山环抱中。炎帝神农在此作耒耜启农耕文明,理学鼻祖周敦颐在此著就千古名篇《爱莲说》《太极图说》《拙赋》,“半条被子故事”在此代代传唱。这就是中国中铁定点帮扶县——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是湖南通粤达海的“南大门”。全县土地面积2400.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217个村,人口42.28万,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片区连片扶贫开
“五种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近年来,河南山城区坚持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以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入为核心,着力构建帮扶产业创收、村企合作增收、红色旅游营收、闲置资源拢收、招商引资聚收等5种模式
湖南湘西州:“四个一”确保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 医保参保率达100%
湘西州采取“四个一”工作法织密织实脱贫户(监测对象)参保网。截止到2月27日,全州脱贫人口603020人和监测对象62162人实现100%参保,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应保尽保。
黑龙江桦川:安邦河畔奏响“振兴曲”
桦川县梨丰乡党委坚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领,抓产业、改环境、强党建、聚人心,走出一条融合发展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湖南保靖:创新推行以工代赈“135”模式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2年,全县以工代赈实施项目292个,投资总额4.3亿元,发放劳务报酬8300余万元,劳务报酬占比19%,带动群众就近就业1.2万余人,人均增收7000元。
江西乐安:“三心共筑”提升搬迁户幸福指数
陕西紫阳:中小型农机助力春耕生产
广东高州:以荔枝为纽带 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
匠心工艺“酿”出品质好醋 ——走进山西苦甜井醋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