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闸上村:种养循环激活产业 振兴新动能
闸上村连片的贡菜田。
初春时节,走进云南省楚雄市西舍路镇闸上村,连片贡菜田青翠欲滴,肉牛养殖场内哞声阵阵,村民们正忙着收割贡菜。近年来,闸上村在西舍路镇党委、政府引领下,锚定“生态循环·产业共兴”发展路径,创新推广“牛粪回田肥贡菜、贡菜皮叶养肉牛”的种养结合模式,蹚出一条绿色低碳、效益倍增的乡村振兴新路。2024年,全村贡菜种植面积突破1600亩,带动全村400余户农户增收800余万元,同步推动肉牛存栏量增至800余头,一幅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循环链串起“双产业”,小贡菜撬动大效益
“过去牛粪堆着发愁,贡菜皮叶烂在地里,现在变废为宝,两头赚钱!”村民张大哥算起账:今年种了4亩贡菜,收入超2.4万元,贡菜皮叶拿来喂牛又增收2000多元,自家牛粪还能还田给贡菜施肥。闸上村依托山区资源禀赋,构建“贡菜种植—皮叶饲牛—牛粪肥田”闭环产业链,让资源“吃干榨尽”。2024年,全村预计产出贡菜皮叶3000余吨,可满足160头肉牛饲料需求;800余吨牛粪回田替代化肥,亩均成本降低300元。产业链“双向赋能”下,贡菜亩产值突破5000元,肉牛养殖户年均增收超1000元,绿色循环经济释放出“1+1>2”的倍增效应。
党建引领聚合力,驻村帮扶添动能
产业振兴关键在“人”。楚雄市农业农村局驻闸上村工作队聚焦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培育致富带头人12名,组建“田秀才+土专家”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贡菜种植、肉牛疫病防治等培训3场次,覆盖群众300余人次。“跟着致富带头人学,我家贡菜亩产从2.6吨涨到3.5吨!”脱贫户罗大姐感慨。同时,工作队争取资金223.95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硬化产业道路5.5公里,让“农机进得去、贡菜运得出”。
村民正在加工贡菜。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延伸贡菜深加工链条,打造‘生态贡菜’‘绿色肉牛’品牌,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增值收益。”闸上村第一书记吴亚雄表示。如今,这座深山村庄正以“生态循环”为笔,以“双业共兴”为墨,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云南省楚雄市农业农村局驻闸上村工作队 供稿)
云南楚雄闸上村:种养循环激活产业 振兴新动能
时间:2025-03-27 11:53:3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吴亚雄 蔡明阳 郭旭光
闸上村连片的贡菜田。
初春时节,走进云南省楚雄市西舍路镇闸上村,连片贡菜田青翠欲滴,肉牛养殖场内哞声阵阵,村民们正忙着收割贡菜。近年来,闸上村在西舍路镇党委、政府引领下,锚定“生态循环·产业共兴”发展路径,创新推广“牛粪回田肥贡菜、贡菜皮叶养肉牛”的种养结合模式,蹚出一条绿色低碳、效益倍增的乡村振兴新路。2024年,全村贡菜种植面积突破1600亩,带动全村400余户农户增收800余万元,同步推动肉牛存栏量增至800余头,一幅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循环链串起“双产业”,小贡菜撬动大效益
“过去牛粪堆着发愁,贡菜皮叶烂在地里,现在变废为宝,两头赚钱!”村民张大哥算起账:今年种了4亩贡菜,收入超2.4万元,贡菜皮叶拿来喂牛又增收2000多元,自家牛粪还能还田给贡菜施肥。闸上村依托山区资源禀赋,构建“贡菜种植—皮叶饲牛—牛粪肥田”闭环产业链,让资源“吃干榨尽”。2024年,全村预计产出贡菜皮叶3000余吨,可满足160头肉牛饲料需求;800余吨牛粪回田替代化肥,亩均成本降低300元。产业链“双向赋能”下,贡菜亩产值突破5000元,肉牛养殖户年均增收超1000元,绿色循环经济释放出“1+1>2”的倍增效应。
党建引领聚合力,驻村帮扶添动能
产业振兴关键在“人”。楚雄市农业农村局驻闸上村工作队聚焦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培育致富带头人12名,组建“田秀才+土专家”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贡菜种植、肉牛疫病防治等培训3场次,覆盖群众300余人次。“跟着致富带头人学,我家贡菜亩产从2.6吨涨到3.5吨!”脱贫户罗大姐感慨。同时,工作队争取资金223.95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硬化产业道路5.5公里,让“农机进得去、贡菜运得出”。
村民正在加工贡菜。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延伸贡菜深加工链条,打造‘生态贡菜’‘绿色肉牛’品牌,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增值收益。”闸上村第一书记吴亚雄表示。如今,这座深山村庄正以“生态循环”为笔,以“双业共兴”为墨,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云南省楚雄市农业农村局驻闸上村工作队 供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