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晃波洲镇:创新“三式联动”机制 人居环境整治显成效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行走在新晃侗族自治县波洲镇的村寨巷道间,处处可见整洁的庭院、葱郁的绿化带和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自3月开展“学雷锋·美家园”专项行动以来,该镇通过“节点式发动+矩阵式传播+浸润式引领”的创新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化。截至3月下旬,全镇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00余吨,新增绿化面积5600平方米,群众参与率达83%,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环境治理答卷”。
节点式发动聚民心
“我们把传统节日变成环境治理的‘动员令’。”波洲镇党委书记廖秦介绍道。该镇抓住“3·5学雷锋日”“妇女节”“植树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11个村(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月”活动。通过“党员包片+群众认领”模式,以团寨为单位,发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返乡青年等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32场次,参与群众达3800余人次,清理河道沟渠18公里,整治乱堆乱放点560余处。
矩阵式传播强意识
波洲镇创新运用新媒体传播矩阵,依托视频号、村级微信群,每周反馈各村环境整治先进典型和问题清单。3月以来,制作问题类反馈视频8条,累计播放量突破2万人次。同时,结合春季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精心挑选江口桂花岛、田坪关家、洞坪努溪口等示范性和美团寨,多角度拍摄短视频,向全镇群众展示和美团寨创建成效,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浸润式引领树新风
波洲镇采取“典型培育+星级评定”方式,建立“1+N”结对帮扶机制,每户示范户带动5-8户周边群众,通过现场观摩、技能传授等形式,将垃圾分类、绿植养护等20项实用技术送入千家万户。数据显示,示范带动使农户自发改造庭院率提升45%,厨余垃圾堆肥利用率达72%,节约环卫支出18万元。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而要成为“四季景”。如今,波洲镇人居环境整治已从“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党群齐心干”,从“突击整治”升级为“常态保持”,走出了一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环境治理新路径。
湖南新晃波洲镇:创新“三式联动”机制 人居环境整治显成效
时间:2025-03-20 22:25:5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秦嘉键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行走在新晃侗族自治县波洲镇的村寨巷道间,处处可见整洁的庭院、葱郁的绿化带和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自3月开展“学雷锋·美家园”专项行动以来,该镇通过“节点式发动+矩阵式传播+浸润式引领”的创新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化。截至3月下旬,全镇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00余吨,新增绿化面积5600平方米,群众参与率达83%,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环境治理答卷”。
节点式发动聚民心
“我们把传统节日变成环境治理的‘动员令’。”波洲镇党委书记廖秦介绍道。该镇抓住“3·5学雷锋日”“妇女节”“植树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11个村(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月”活动。通过“党员包片+群众认领”模式,以团寨为单位,发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返乡青年等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32场次,参与群众达3800余人次,清理河道沟渠18公里,整治乱堆乱放点560余处。
矩阵式传播强意识
波洲镇创新运用新媒体传播矩阵,依托视频号、村级微信群,每周反馈各村环境整治先进典型和问题清单。3月以来,制作问题类反馈视频8条,累计播放量突破2万人次。同时,结合春季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精心挑选江口桂花岛、田坪关家、洞坪努溪口等示范性和美团寨,多角度拍摄短视频,向全镇群众展示和美团寨创建成效,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浸润式引领树新风
波洲镇采取“典型培育+星级评定”方式,建立“1+N”结对帮扶机制,每户示范户带动5-8户周边群众,通过现场观摩、技能传授等形式,将垃圾分类、绿植养护等20项实用技术送入千家万户。数据显示,示范带动使农户自发改造庭院率提升45%,厨余垃圾堆肥利用率达72%,节约环卫支出18万元。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而要成为“四季景”。如今,波洲镇人居环境整治已从“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党群齐心干”,从“突击整治”升级为“常态保持”,走出了一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环境治理新路径。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