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线传真

南京审计大学“淮”抱青春团队用“讲、践、访、享”助力乡村振兴,绽放青春风采

时间:2024-08-22 10:01:0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团队成员前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三级先导示范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研究三农问题,积极探索挖掘马头镇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一、深入理论宣讲,传递时代强音

“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一线,前往码头村、张庄镇村等村落,以及码头中心小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安市淮阴区支行、马头镇政府等马头镇关键教育、金融与行政机构,开展宣讲活动。

将“文件语言”转化为“百姓语言”,让理论宣传走进田间地头,打造“庭院课堂”、“田间课堂”等群众身边的宣传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直达”广大群众。活动前期,队员们深入钻研政策理论,搜集案例试讲并不断优化宣讲内容的结构与呈现方式,确保信息既准确又生动。在实地宣讲时则十分注重与村民的交流互动,队员们利用直观、通俗的方式在马头镇各村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红色审计精神的宣讲,发放大量的宣传资料并通过现场讲解帮助村民了解实用信息,普及二十大报告内容、农发行当前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让政策惠民,让法制入心,让宣讲与生活更贴近。

二、践行惠民实事,助力乡村发展

“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深入乡村一线,实地参与乡村建设,在助企、敬老、护童和绿色环保等方面为淮阴区马头镇提供“菜单式”志愿服务,在关爱儿童、红色审计、电子商务技能提升等方面积极地展开工作,深入了解淮阴区农村的具体情况及马头镇三级先导示范区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未来目标,结合当地群众意见和县政府需求,共建推进发展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用创新思维赋能马头镇的乡村振兴事业。

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举措之一。团队成员们走进码头中心小学,将乡土名人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围绕“恩来精神”开展红色思政小课堂,树立榜样意识,提升同学们对家乡的认同感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向上意志,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队员们还组织了生动有趣的音乐课程,在歌声与肢体的律动中为孩子们埋下艺术的种子,丰富精神世界,为乡村美育注入新活力。

三、走访调研项目,探索振兴之路

实践期间“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积极与服务县、县级农发行接洽,到农发行资助的农村振兴项目所在地实地考察与交流,参与共建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与马头镇政府社会实践基地,整合校地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安市淮阴区支行的帮助下,团队成员在淮阴区农业科技园参观了兰花和渔业重点区域。在兰花基地亲眼目睹了规模庞大的温室大棚所采用的高效养护技术,在渔业基地实地见证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有效推动渔业产业发展的高度智能化养殖设施及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在座谈交流中,团队成员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们的创业历程和经验分享。他们积极提问,与负责人们就项目在资金筹措、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所遭遇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此次考察活动不仅使队员们对农发行的工作内容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其在乡村振兴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贡献,同时也为学生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素材与创业实战经验,可谓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四、分享志愿心得,传播青春正能量

马头镇是淮安市市级乡村振兴“先导镇”,在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道路上,马头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农文旅”发展模式,做好“项目招引”“壮村富民”“乡村治理”三篇文章,着力打造“三级先导”工程样板。接下来,“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将结合本次实践成果,进一步总结马头镇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凝练理论宣讲内容,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分享本次调研心得,帮助群众深入了解农村振兴工作的意义和成效,激发师生和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助力农村振兴的热情。(文/李凯录 曾钰 李唯一 图/孙佳乐 李炎凯 邱靖宇 王禹同 指导老师:张震武 费婧婧)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俞得顺
标签一线传真    
基层动态

南京审计大学“淮”抱青春团队用“讲、践、访、享”助力乡村振兴,绽放青春风采

时间:2024-08-22 10:01:0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团队成员前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三级先导示范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研究三农问题,积极探索挖掘马头镇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一、深入理论宣讲,传递时代强音

“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一线,前往码头村、张庄镇村等村落,以及码头中心小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安市淮阴区支行、马头镇政府等马头镇关键教育、金融与行政机构,开展宣讲活动。

将“文件语言”转化为“百姓语言”,让理论宣传走进田间地头,打造“庭院课堂”、“田间课堂”等群众身边的宣传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直达”广大群众。活动前期,队员们深入钻研政策理论,搜集案例试讲并不断优化宣讲内容的结构与呈现方式,确保信息既准确又生动。在实地宣讲时则十分注重与村民的交流互动,队员们利用直观、通俗的方式在马头镇各村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红色审计精神的宣讲,发放大量的宣传资料并通过现场讲解帮助村民了解实用信息,普及二十大报告内容、农发行当前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让政策惠民,让法制入心,让宣讲与生活更贴近。

二、践行惠民实事,助力乡村发展

“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深入乡村一线,实地参与乡村建设,在助企、敬老、护童和绿色环保等方面为淮阴区马头镇提供“菜单式”志愿服务,在关爱儿童、红色审计、电子商务技能提升等方面积极地展开工作,深入了解淮阴区农村的具体情况及马头镇三级先导示范区工程的发展历史与未来目标,结合当地群众意见和县政府需求,共建推进发展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用创新思维赋能马头镇的乡村振兴事业。

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举措之一。团队成员们走进码头中心小学,将乡土名人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围绕“恩来精神”开展红色思政小课堂,树立榜样意识,提升同学们对家乡的认同感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向上意志,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队员们还组织了生动有趣的音乐课程,在歌声与肢体的律动中为孩子们埋下艺术的种子,丰富精神世界,为乡村美育注入新活力。

三、走访调研项目,探索振兴之路

实践期间“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积极与服务县、县级农发行接洽,到农发行资助的农村振兴项目所在地实地考察与交流,参与共建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与马头镇政府社会实践基地,整合校地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安市淮阴区支行的帮助下,团队成员在淮阴区农业科技园参观了兰花和渔业重点区域。在兰花基地亲眼目睹了规模庞大的温室大棚所采用的高效养护技术,在渔业基地实地见证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有效推动渔业产业发展的高度智能化养殖设施及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在座谈交流中,团队成员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们的创业历程和经验分享。他们积极提问,与负责人们就项目在资金筹措、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所遭遇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此次考察活动不仅使队员们对农发行的工作内容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其在乡村振兴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贡献,同时也为学生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素材与创业实战经验,可谓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四、分享志愿心得,传播青春正能量

马头镇是淮安市市级乡村振兴“先导镇”,在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道路上,马头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农文旅”发展模式,做好“项目招引”“壮村富民”“乡村治理”三篇文章,着力打造“三级先导”工程样板。接下来,“淮”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将结合本次实践成果,进一步总结马头镇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凝练理论宣讲内容,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分享本次调研心得,帮助群众深入了解农村振兴工作的意义和成效,激发师生和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助力农村振兴的热情。(文/李凯录 曾钰 李唯一 图/孙佳乐 李炎凯 邱靖宇 王禹同 指导老师:张震武 费婧婧)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俞得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