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脚踏实地干实事 尽责担当兴乡村

时间:2024-11-09 18:25:3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21期作者:张见 邱建鹏 吴秋菊

2023年6月,孙加枫受组织委派,从黑龙江省肇源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来到肇源县肇源镇四方山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到村后,孙加枫一方面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加强村“两委”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多方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四方山村的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为四方山村的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带领村民致富增收。

四方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加枫(右)正在帮村民干农活。 (2).jpg

四方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加枫(右)正在帮村民干农活。

发挥党建引领  激发组织活力

孙加枫刚到村里时,大家私底下议论纷纷:“以前也派过干部,没过几个月就灰溜溜地回去了,我看这个新来的也差不多,不出三个月就会卷铺盖溜咯。” “这个新来的小伙子还是太年轻,我倒要看看他有啥能耐开展工作。”

没多久,这些话就传到了孙加枫的耳朵里,这让他不免有些好奇,这个村到底有啥不一样的?为了找到答案,他开始有事没事就去村干部家唠唠家常,套套近乎,试着打听点“情报”,经过多方打听,孙加枫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四方山村是由早年的多个村合并而来的,各村之间原本就有些矛盾,村“两委”班子成员相互掣肘,推进工作时难以形成合力,甚至连“三会一课”都不能按时召开,四方山村还曾因此在2022年被上级组织定性为软弱涣散村。

面对这样的四方山村,孙加枫深知唯有加强党建引领,激发组织活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四方山村的现状。于是,他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入手,与村党支部书记朱树东以“二十大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第一书记讲党课”“党史教育主题党日”“讲红色故事、学先进典型”等系列活动,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目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各具特色的党建活动让干部之间的沟通变多了,矛盾也渐渐得到化解,也让他们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更是得到明显提升,进而激发了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化最大的就要数党员郭金龙了,他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种植大户,平时在家经营自己的小买卖,以前每次村里开会他都以“忙”为借口不来参会。现在,郭金龙不但每次开会都能准时参加,还经常在会上为四方山村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看到大家的变化,一些村干部也对孙加枫这个“外来的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共谋产业发展  壮大集体经济

为充分提升四方山村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子催芽质量,村里曾于2014年建成了三栋水稻智能化催芽车间。在当时,这三栋催芽车间每年能催芽350吨,甚至能够影响周围20个村的水稻生芽率,但随着技术设备更新换代,村里的三栋催芽车间逐渐被市场淘汰。

看到为村子作过巨大贡献的三栋催芽车间闲置,孙加枫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带领队员们借着省农科院开展技术下乡服务的契机,将闲置的催芽车间改建成了“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实验示范基地”,种上了水稻和各类果蔬。此外,这里也成为一个培训空间,由省农科院的专家在此为本村村民实地授课。截至目前,催芽车间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更重要的是还有20余名本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从这里“毕业”。

盘活催芽车间后,孙加枫感觉像是从驻村前辈们手里接过了一根接力棒,想着为四方山村留下点什么。一次在村民家做客时,看到村民端出来的黏豆包,他心里有了答案。

在东北地区,黏豆包是人们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用农村柴火灶做出来的黏豆包味道独特,是不少东北人童年的回忆。每到年关,想吃黏豆包的城里人甚至还要托人到农村购买原汁原味的黏豆包。

四方山村有制作黏豆包的传统习俗,每个人都是制作黏豆包的一把好手。孙加枫心想:“如果能够成立集体公司,加工生产黏豆包,岂不既能帮群众增收,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于是,他向上级农业农村部门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并申请到衔接资金50万元,将村委会闲置的300平方米房屋改建成了黏豆包加工厂,将乡亲们制作黏豆包的手艺变成了增收致富的法宝。今年春节是黏豆包加工厂建成后迎来的第一个销售季,四方山村试生产的1000箱黏豆包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为村集体增收2.36万元。

连续多个产业项目的成功落地,除了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还带动本村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这让孙加枫干劲更足了。他决定要结合四方山村的地理优势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并号召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

于明辉是近些年返乡创业的青年,他回到村里后,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设网店,帮助乡亲们拓宽大米销售途径。今年,于明辉已经帮助村民销售大米50余吨,每公斤大米能够让村民增收0.5元。

四方山村村民正在黏豆包加工厂内生产黏豆包。 (2).jpg

四方山村村民正在黏豆包加工厂内生产黏豆包。

强化责任担当  切实为民服务

让人民群众满意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和根本标准,孙加枫时刻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四方山村多条道路的路面,是早年用红砖铺成的,随着岁月变迁,砖体老化严重,道路变得坑洼不平,每到雨季积水难行,村民们对此颇有微词。“我都这个岁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上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啊。”已经66岁的付云生经常把这话挂在嘴边。

听闻此事,孙加枫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四方山村的村民修一条“好路”。不久后的一次会议上,孙加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得到班子成员的一致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方山村很快就获得了188万元的专项资金,将村内2.1公里老化严重的砖路全部硬化。

道路竣工那天,村里的孩子们光着小脚丫在路面上跑来跑去,还试图在水泥路面上留下自己的小脚印……看着新修的水泥路面,付云生握着孙加枫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帮我了却了一桩心事,你这个小伙子还真不赖嘞。”

村民陈某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但因为没有参保新农合,无法享受报销政策,家中的积蓄逐渐被掏空,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负债累累。了解事情原委后,孙加枫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先是驱车前往省医院复印病历,又多次前往县农商银行网点为陈某代办相关手续。最终,陈某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顺利参保新农合,大大减轻了医疗负担。

这些只是孙加枫到村后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一桩桩、一件件群众身边事的妥善办理,把四方山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也提高了村民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驻村这段时间以来,孙加枫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一份份优异的答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四方山村的振兴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孙加枫表示将继续保持脚踏实地、尽责担当的工作作风,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张见、吴秋菊,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肇源镇人民政府;邱建鹏,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高官镇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驻村故事    

脚踏实地干实事 尽责担当兴乡村

时间:2024-11-09 18:25:3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21期

作者:张见 邱建鹏 吴秋菊

2023年6月,孙加枫受组织委派,从黑龙江省肇源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来到肇源县肇源镇四方山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到村后,孙加枫一方面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加强村“两委”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多方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四方山村的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为四方山村的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带领村民致富增收。

四方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加枫(右)正在帮村民干农活。 (2).jpg

四方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加枫(右)正在帮村民干农活。

发挥党建引领  激发组织活力

孙加枫刚到村里时,大家私底下议论纷纷:“以前也派过干部,没过几个月就灰溜溜地回去了,我看这个新来的也差不多,不出三个月就会卷铺盖溜咯。” “这个新来的小伙子还是太年轻,我倒要看看他有啥能耐开展工作。”

没多久,这些话就传到了孙加枫的耳朵里,这让他不免有些好奇,这个村到底有啥不一样的?为了找到答案,他开始有事没事就去村干部家唠唠家常,套套近乎,试着打听点“情报”,经过多方打听,孙加枫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四方山村是由早年的多个村合并而来的,各村之间原本就有些矛盾,村“两委”班子成员相互掣肘,推进工作时难以形成合力,甚至连“三会一课”都不能按时召开,四方山村还曾因此在2022年被上级组织定性为软弱涣散村。

面对这样的四方山村,孙加枫深知唯有加强党建引领,激发组织活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四方山村的现状。于是,他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入手,与村党支部书记朱树东以“二十大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第一书记讲党课”“党史教育主题党日”“讲红色故事、学先进典型”等系列活动,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目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各具特色的党建活动让干部之间的沟通变多了,矛盾也渐渐得到化解,也让他们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更是得到明显提升,进而激发了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化最大的就要数党员郭金龙了,他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种植大户,平时在家经营自己的小买卖,以前每次村里开会他都以“忙”为借口不来参会。现在,郭金龙不但每次开会都能准时参加,还经常在会上为四方山村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看到大家的变化,一些村干部也对孙加枫这个“外来的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共谋产业发展  壮大集体经济

为充分提升四方山村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子催芽质量,村里曾于2014年建成了三栋水稻智能化催芽车间。在当时,这三栋催芽车间每年能催芽350吨,甚至能够影响周围20个村的水稻生芽率,但随着技术设备更新换代,村里的三栋催芽车间逐渐被市场淘汰。

看到为村子作过巨大贡献的三栋催芽车间闲置,孙加枫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带领队员们借着省农科院开展技术下乡服务的契机,将闲置的催芽车间改建成了“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实验示范基地”,种上了水稻和各类果蔬。此外,这里也成为一个培训空间,由省农科院的专家在此为本村村民实地授课。截至目前,催芽车间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更重要的是还有20余名本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从这里“毕业”。

盘活催芽车间后,孙加枫感觉像是从驻村前辈们手里接过了一根接力棒,想着为四方山村留下点什么。一次在村民家做客时,看到村民端出来的黏豆包,他心里有了答案。

在东北地区,黏豆包是人们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用农村柴火灶做出来的黏豆包味道独特,是不少东北人童年的回忆。每到年关,想吃黏豆包的城里人甚至还要托人到农村购买原汁原味的黏豆包。

四方山村有制作黏豆包的传统习俗,每个人都是制作黏豆包的一把好手。孙加枫心想:“如果能够成立集体公司,加工生产黏豆包,岂不既能帮群众增收,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于是,他向上级农业农村部门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并申请到衔接资金50万元,将村委会闲置的300平方米房屋改建成了黏豆包加工厂,将乡亲们制作黏豆包的手艺变成了增收致富的法宝。今年春节是黏豆包加工厂建成后迎来的第一个销售季,四方山村试生产的1000箱黏豆包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为村集体增收2.36万元。

连续多个产业项目的成功落地,除了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还带动本村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这让孙加枫干劲更足了。他决定要结合四方山村的地理优势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并号召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

于明辉是近些年返乡创业的青年,他回到村里后,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设网店,帮助乡亲们拓宽大米销售途径。今年,于明辉已经帮助村民销售大米50余吨,每公斤大米能够让村民增收0.5元。

四方山村村民正在黏豆包加工厂内生产黏豆包。 (2).jpg

四方山村村民正在黏豆包加工厂内生产黏豆包。

强化责任担当  切实为民服务

让人民群众满意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和根本标准,孙加枫时刻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四方山村多条道路的路面,是早年用红砖铺成的,随着岁月变迁,砖体老化严重,道路变得坑洼不平,每到雨季积水难行,村民们对此颇有微词。“我都这个岁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上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啊。”已经66岁的付云生经常把这话挂在嘴边。

听闻此事,孙加枫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四方山村的村民修一条“好路”。不久后的一次会议上,孙加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得到班子成员的一致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方山村很快就获得了188万元的专项资金,将村内2.1公里老化严重的砖路全部硬化。

道路竣工那天,村里的孩子们光着小脚丫在路面上跑来跑去,还试图在水泥路面上留下自己的小脚印……看着新修的水泥路面,付云生握着孙加枫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帮我了却了一桩心事,你这个小伙子还真不赖嘞。”

村民陈某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但因为没有参保新农合,无法享受报销政策,家中的积蓄逐渐被掏空,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负债累累。了解事情原委后,孙加枫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先是驱车前往省医院复印病历,又多次前往县农商银行网点为陈某代办相关手续。最终,陈某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顺利参保新农合,大大减轻了医疗负担。

这些只是孙加枫到村后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一桩桩、一件件群众身边事的妥善办理,把四方山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也提高了村民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驻村这段时间以来,孙加枫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一份份优异的答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四方山村的振兴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孙加枫表示将继续保持脚踏实地、尽责担当的工作作风,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张见、吴秋菊,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肇源镇人民政府;邱建鹏,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高官镇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